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章 往日迴響

直到2013年,十年前的某日。忽然有一頁上出現了無數個“宋思衡”。

筆畫的輕重不一,一開始還是比較工整的楷體,而到了後兩排,字跡逐漸變成了潦草的重複。最後一行的“衡”字,似乎被水漬暈開,只剩下一個雙人旁還勉強能看清。

再之後的頁碼,被撕去了兩張。李恪翻到最後,也沒有找到這遺落的兩頁。

日記再次續上,最上方的日期已經跳躍到了2013年的夏天。是李恪高中畢業的那一年。

——2013年7月26日。

“第一次發現橘子汽水還挺好喝的。”

與其他日記不同,這一頁的旁邊貼上了一張三寸的照片。李恪辨認出來,照片是他們十年前去海邊露營的那個傍晚。照片上沒有一個人影,只有太陽緩緩從海面降落的一瞬間。整個海面被染成了橘色。

那天他取過一瓶被顛了一路的橘子汽水,起開瓶蓋卻被氣泡噴濺了一手,最後那瓶汽水被他遺落在了海灘上,是宋欽幫他喝完的。

李恪吸了吸鼻子,強忍著眼眶的痠痛繼續往下看。

——2013年8月31日。

“為什麼他可以離開這個家?為什麼我不可以?”

——2014年1月30日

“我也想愛自己想愛的人。為什麼我不可以?”

李恪顫抖著右手,開啟了手機裡的日曆,把年份調到了2014年。1月30日,那是2014年的除夕。那天晚上他給宋欽發了第一句新年祝福。祝福很長,大約有兩三行字,而宋欽只給他回覆了兩個字:謝謝。

——2015年3月7日

“新課題啟動了。我也想剖開自己的心臟看看,裡面到底有什麼。”

在那之後,日記有了五六年的空白。紙頁中間只夾雜著兩個薄薄的書籤。

李恪翻過那兩個書籤,已經被磨損得有些模糊的書名出現他眼前。一本是《正午之魔,一本是《論自由。

再之後,日期來到了2022年。

——2022年9月10日

“又被他發現了,把我送進了醫院。第三次。”

李恪的手指翻過那頁,紙張的背面有一道暗紅的血印。

——2022年10月5日

“新課題進展不順利,無數次想放棄。可以放棄嗎?真的很想放棄。”

然後是兩頁空白,時間跳躍到了2023年。

——2023年9月8日

“夏天快結束了,我終於回了灣城。這裡的樹還是很高,葉子很大,天氣很熱。”

——2023年9月10日

“為什麼要讓我發現這一切是個騙局?我竟然是他保住大好前程的擋箭牌,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黑色的筆跡劃破了紙張,最後一個歎號像是一把利刃。

日記再次空白了大約半年。

中間有兩頁沒有標註日期,只有無數行潦草的字跡。有些字出現又被劃掉,再次被重寫,再次劃掉。

李恪看不清楚他都寫了些什麼,只依稀看明白一個“錯”字,出現了很多次。

錯,錯,錯,錯,錯。高高矮矮,大大小小,爬滿了整頁紙,像是焦躁紊亂的心跳。

很快,日記翻到了最後一頁。字跡似乎還很新,黑色的墨水彷彿剛剛乾透。

日期停留在了李恪去明安醫院探視的那一天。而這一日下,只有一行字。

——“李恪,你喜歡錯人了。”

流雲去了又來,細雨下下停停。斜斜的雨絲從遮陽傘外飄灑進來,李恪獨自一人坐在潮溼的長椅上,感覺睫毛被雨水打溼,眼睛酸脹,眼前漸漸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