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部分

痛。按其陽之來有過者獨熱。在左左熱。在右右熱。在上上熱。在下下熱。

馬仲化曰。齒痛曰齲。上齒屬手陽明大腸經。下齒屬足陽明胃經。故按其陽脈之來有過者。必為獨熱。其脈在左右上下。則病熱亦分左右上下也。

診血脈者。多赤多熱。多青多痛。多黑為久痺。多赤多黑多青皆見者寒熱。

此以皮部之色。而知血脈之寒熱也。皮部論曰。凡十二經脈者。皮之部也。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痺。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

身痛而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膽也。安臥。小便黃赤。脈小而澀者不嗜食。

此論中土之病。統見於五臟之外合。土灌於四髒也。身痛。病見於肉也。色黃。病見於皮也。齒垢黃。病見於骨也。爪甲上黃。病見於筋也。黃膽。脾家病也。脾病故解 安臥。小腸為赤腸。心之腑也。心主血脈。小便赤黃。脈小而澀。病見於脈也。小便赤黃。下焦熱也。不嗜食。上焦虛也。蓋土位中央。而上下四旁。皆為之應。

人病。其寸口之脈。與人迎之脈。小大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難已也。

此論人迎氣口。與手太陰兩寸口之脈。各有所候也。寸口者。手太陰之兩脈。分寸關尺三部。以候臟腑之血氣者也。人迎氣口者。候三陰三陽之氣也。人病。其寸口之脈。與人迎之脈。大小浮沉等者。此表裡陰陽血氣留病。故為難已。按人迎氣口。以左為陽而右為陰。手太陰之兩脈以寸為陽而尺為陰。是以宋崔紫虛四言舉要曰。關前一分。人命之主。左為人迎。右為氣口。蓋亦有所本也。夫寸口者。在太淵之分。關前一分者。寸關之間也。寸關尺三部。以候內之五臟六腑。人迎氣口。以候外之三陰三陽。所候不同。而所取之部位。亦有別也。是以手太陰之兩寸曰寸口。人迎寸口。又曰脈口。又曰氣口。蓋各有部位之分。故名亦有別也。五色篇曰。脈之浮沉。及人迎與寸口氣小大等者。病難已。蓋左右三部之脈。以候血脈。左右之人迎氣口。以候三陰三陽之氣。故曰氣口。朱衛公曰。此篇論尺。故兼論人迎。蓋尺膚與人迎氣口之相應也。

女子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

此論人之始生。本於先天之水火也。手少陰者。兩手之少陰腎脈也。蓋胞繫於腎。故少陰之脈動甚也。夫妊始成形。先生兩腎。猶太極中之陰陽。陰陽分而五行備。五行備而形始成。是以女子手少陰脈動甚者。主妊子也。閔士先曰。此篇論診尺。若以手少陰心脈論之。則失其經旨矣。且本經雲。

陰搏陽別。謂之有子。夫寸為陽。尺為陰。陰搏者。尺脈滑利也。陽別者。與寸關之有別也。趙庭霞曰。動甚者。動脈也。厥厥動搖。狀如小豆。與滑脈之流利如珠同形。蓋有諸內而形諸外也。朱衛公曰。動在左者。先感天一之氣。故主男。動在右者。先感地二之氣。故主女。越人以胞繫於命門者。謂氣之所感。非著於右腎也。試按男子之胎。多偏於左。

嬰兒病。其頭毛皆逆上者必死。

此論人之血氣。本於先天所生。而上下環轉者也。嬰兒者。始生之兒。毛髮者。血之餘。少陰精血之所生也。發覆下垂。以應人之血氣。從下而升。復從巔而下。若發上逆。是惟升而無降矣。升降息。故不免於死亡。

耳間青脈起者掣痛。

腎主骨而開竅於耳。故耳間青脈起者。當主筋骨掣痛。此承上文而言。人之血氣始於先天腎臟之所生。

大便赤辦。飧洩。脈小者。手足寒難已。飧洩脈小。手足溫。洩易已。(辦葉辨內從力飧葉孫)

辦、別也。大便赤辦者。謂黃赤之間別也。蓋中焦泌糟粕。蒸津液。乃化而為血。獨行於經隧。

命曰營氣。水谷常

並居於胃。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濟泌別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