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論起謀反,絕對是有賊心沒賊膽。
後來他在一次狩獵中,救下了一位即將葬身熊口的道士。
那道士是全真龍門派傳人叫仇道長,他出家之前有一子,誰知道卻被貪官所迫害,道士悲痛欲絕,趁著夜黑風高,殺了所有涉事者的全家,共上百條人命。
這在大宋可是頭等大罪,他為了不連累師門,獨自踏上逃亡之路,而在王權社會下,唯有逃亡大遼境內才有一線生機。
他孤身一人穿過大山,被棕熊堵在樹下兩天兩夜,終於體力不支掉了下來,憤怒之下與熊搏鬥,若不是恰巧蕭思溫狩獵,他今天必死無疑。
不過,老蕭看他伸手矯健,又是道士,便留在蕭府當幕僚。
一晃生活了半年,仇道長也曾幫了他幾次大忙,久而久之,憑藉著淵博的學問以及出色的見解、武術,蕭思溫與他相處融洽,更是親如兄弟。
有次,蕭思溫就問仇道長,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仇道長告訴他,帝王福氣乃是上天註定,普通人若想觸碰,難有好的結果。
他又問,人是否可勝天?
仇道長說:「無法勝天,如果利用玄門之術,倒是可以偷天。」
蕭思溫請教過後,仇道長聲稱,他可以利用風水之術,逆轉五行,奪取耶律家族氣運,取而代之。
話到此處,仇道長敬了一杯茶說,聲稱自己犯了滔天殺孽,死後會被摘下仙根,打入十八層地獄,所以,他想求蕭思溫幫忙辦一件事兒。
老蕭倒是沒有什麼推辭,隨後,道士說可以幫助蕭思溫找到偷天龍脈,日後若是龍脈應驗,登上大寶,需要蕭氏家族準許他的靈位進入宗祠。
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不管哪個名族,祖先之地都不是外人能入的。
可仇道長為了給孩子報仇,殺死無辜的人不在少數,如今意識到壽命將近,十分害怕,他又瞧出了蕭思溫的小心思,便順坡下驢,將自己的想法全盤拖出。
風水之道對帝王家族來說,更是深信不疑。
蕭思溫也有些心動,如果不用一兵一卒得到兵馬強盛的大遼,他再順勢派兵南下,那是有機會成為大一統的皇帝,利慾薰心下,便擅自做主答應道士要求。
仇道長也開始踏上尋龍之路,他找錦州北鎮龍崗子山脈,觀這裡乃是皇家龍脈居所,蕭思溫沒有那個福氣,為此,他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竊取真龍寶穴,以求取而代之,此法在風水學中稱呼為「七星打劫」,意思就是將你的龍脈給打劫,據為己有。
沿著大地佈局,直至找到了北山溝,他發現九條溪水緩緩圍繞,乍看如同九把鎖鏈纏繞住了龍脈,這一切正好符合他理想中的風水寶地!
第一百零五章 大遼往事(二)
由於是為了打劫大遼國運,導致穴眼不可坐落在龍脈正位,當機立斷,仇道長孤身一人開始沿著大山周圍分金立向。
在走山的時候,他發現了北山溝外圍的山頂處有著許多鐵礦石,心生一計,便找到蕭思溫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說出,按照他的打算,需要在此地以挖鐵礦的名義來布風水大陣。
那個時候雖然還是遼穆宗當皇帝,可蕭思溫乃是名門望族,又是朝中重臣,隨便找個藉口便接管了北山溝鐵礦,組織人馬開始挖掘,所有的工程都是由仇道長負責監管。
他讓一夥人打出了一條隧道,直至北山溝龍脈腹地。
待挖出了五色土之後,仇道長指揮大家沿著五色土周圍繼續挖,直至將此地完全挖空。
沒日沒夜的進行著挖掘,他們明的挖礦,暗中修墓地,工程格外浩大,平時更是死傷無數的奴隸,但在權利的掩蓋之下,訊息始終被控制的很嚴。
至於蕭思溫本人,他是一夫一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