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鏡中,八旗甲兵的兇猛猙獰清晰可見。
遠處黃色的龍旗飄揚,昭示大金國主皇太極御駕親征,親臨寧遠。
袁承煥深鎖眉頭,建奴雖說幾日前在錦州城下攻擊失利,不過大小淩河等十數個城堡,數萬軍民陷於敵手,遼鎮損失慘重。
現下建奴大隊撤圍錦州攻擊寧遠,寧遠經過他經年整備,軍兵戰力大增,此外有滿桂、尤世祿等統帥兵丁駐守西城外與寧遠掎角之勢,寧遠城袁承煥自認不會失陷。
不過,朝中的魏忠賢這個早就看自己不順眼的閹人,利用去歲覺華島之失鼓動其黨羽對他多加彈劾,讓他在天啟帝心目中的地位大大動搖,今次十餘屯堡的丟失定會會讓其大加利用。
眼看建奴倒行逆施百萬遼民逃離,土地荒蕪,此乃是大明天賜良機,不過,袁承煥自咐此番必定去職了,可惜,可嘆啊,內部不靖,錯失良機啊。
此時身在建奴中陣的皇太極也用望遠鏡細細檢視寧遠城,寧遠城宣德五年始建,週六裡餘,高三丈餘,闊一丈餘,全城包磚,護城河闊四丈,深一丈餘。
多年征戰的皇太極經歷過上番的寧遠大戰,當然曉得寧遠城同錦州一樣乃是遼東少有的堅城。
他剛剛統帥八旗攻打錦州,損失了近千的人馬沒有奪下錦州,於是他帶領八旗主力繞開錦州來到寧遠,希望打下寧遠斷絕錦州的後路。
此番征戰,皇太極為大金訂立了三個目標,最次是拿下大小淩河,前屯衛等屯堡,其次是拿下錦州,最好的結果是拿下寧遠,錦州打通遼西走廊,直抵山海關,徹底消除遼西走廊的威脅。
皇太極登基以來,大明在西,東江、朝鮮在東兩翼威脅大金,父汗在位時的舉措不當,惡果在如今顯現出來,遼東連續兩年糧食欠產,財賦銳減,此番征戰也是皇太極咬牙做出的決定。
如放縱明軍將大小淩河,前屯衛的城堡建成,今後大金將在遼西面臨城城爭奪的苦戰。
皇太極這才不顧徵朝剛剛結束就發起寧錦之戰,好在,大小淩河、前屯等十餘堡壘被攻佔,俘獲明人明軍兩萬餘,丁口一萬餘,米糧四萬餘石,如今能夠拿下寧錦就是意外之喜了。
不過,錦州堅城讓八旗吃盡了苦頭,只是甲兵就折損了百多名,旗丁數百,包衣數百。
皇太極已經是對於攻陷錦州不報大的希望了,此番來到寧遠就是抱著一線希望來攻打,同時又從大金徵集了數千旗丁和包衣掃蕩寧錦一帶明軍的軍屯田,將冬小麥全部收割,沒有成熟的全部焚燬,讓十餘萬畝軍田顆粒無收,疲累明軍。
放下望遠鏡,皇太極環顧四周一眾貝勒,大臣,
“此番攻伐寧遠,明軍分為兩部,希翼互為犄角,我大軍本部攻擊寧遠,誰人可領軍攻伐西城外明軍。”
“汗王,臣濟爾哈朗願往。”貝子濟爾哈朗跪下施禮。
皇太極看看濟爾哈朗,此番徵朝濟爾哈朗在鐵山大敗,折損了數百家丁,兩千的漢軍,即使濟爾哈朗一向同皇太極親近,皇太極也得痛下殺手,將其從貝勒降為貝子,罰奉一年。
此次濟爾哈朗求戰,他當然曉得濟爾哈朗是憋著一口氣,打算將功折罪。作為親近自己的皇族皇太極當然會繼續給予其機會,他始終認為濟爾哈朗是女真人中難得幹練穩健的大才。
看到濟爾哈朗他就想起登萊軍,此番從山東登陸鐵山的登萊軍兇猛的戰力讓他想起在渾河與女真大軍血戰的浙兵、石柱兵。
為了將這股近萬敢戰的敵軍消滅,即使在大片羽箭的攻擊和火炮轟擊下,女真也付出了近萬名的傷亡,讓大金國君臣膽寒,這是近年來大金頭一號勁敵,這個登萊軍的底細他已經讓李永芳等漢將派人打探,皇太極是欲除之而後快。
“阿濟格、濟爾哈朗、嶽託,你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