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聽霜的這番話說得有理有據,倒是爭取來了大半看客的贊同,原因無他,全是因為「門內私事」這四個字。
在這滄浪大陸,每一個門派,就像是一個複雜化的家族、一個簡單化的國家。而門派的宗主,就是這個家族、這個國家裡話語權最高的人。
當國君覺得自己的臣民有了問題時,他可以下令徹查,臣民必須得配合,哪怕被折騰得妻離子散,當最後被國君赦免時,他還要山呼萬歲,讚嘆國君的英明;而與之相反的是,如果臣民對國君的某個行為有了意見、生了質疑,憤而甩手離開,那麼不但這個國家的上上下下都要唾棄他,就連外人聽了,也要罵他狼心狗肺,以怨報德。
然而,若要說臣民到底對國君的哪一處行為有了意見、哪一個命令生了質疑?
那就抱歉了,不足為外人道。
如今,白玉京就是國君,燕聽霜就是維護國君的忠臣,叛門而去的師易海徐觀己就是那亂臣賊子。所以燕聽霜維護白玉京的名譽,在不揭露真相的前提下喝罵幫師易海徐觀己說話的錦衣小公子,並且拒絕說出真相,那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畢竟——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門內私事,豈容他人多嘴多舌?
小公子自然也是知道這一點的,但她卻不服。因為像她這樣年少的人總是一腔熱血,滿腹正義地認為這世上絕沒有什麼能大得過一個「理」字!
國君如何?門主如何?門內私事又如何?
當年內情,白玉京不佔理就是不佔理,哪怕說破了天,那也是不佔理!
既然不佔理,她為何罵不得?
甚至她還知道,只要這白玉京的人肯將當年內情說出,那麼天下人都會站在她這邊,都會說她罵得好——但偏偏,這個燕聽霜口風緊得很,無論如何都不肯透漏半分,甚至反口一咬,將小公子陷入不義之地。
小公子心裡這時已經有些急了:你東扯西拉的做什麼?你有本事倒是將當年的事說出來啊!
小公子的困境,謝非言自然也是知道。
謝非言其實並不知道師易海那位老道士當年到底遭遇了什麼,心裡其實也並不很關心這兩方最後到底誰打贏了這場嘴仗。
說到底,這兩方就像是書生造反,嘴上喊得震天響,誰都說得頭頭是道,但其實他們的意見也好能力也好,對大局都沒什麼影響。所以謝非言幾乎是抱著看小孩子過家家的心態看他們的。
然而,當沈辭鏡發言後,這一切的意義就對謝非言而言變得不一樣了——你們互噴可以,但罵小鏡子不可以。
你們要是仗著小鏡子不能說話就胡說八道的話,那他謝非言可要發揮一下自己的特長,好好跟你們講講道理了。
於是,謝非言也不在意燕聽霜這片刻的形勢逆轉,隨意一笑,收起了他那漫不經心的語調,話語中開始帶上了氣死人的戲謔與調笑:「燕首席說得有理,但世間的理,卻並不只有這一處『理』。」
「燕首席,我曾聽聞一個關於白玉京、關於前任首席徐觀己的生平的故事。這個故事,我本不想拿出來跟大家獻醜,但沒想燕首席你也在這裡……既然世事這般巧合,倒是老天也叫我將這個故事說出來與大家聽聽,那燕首席你也不妨暫時落座,聽我說說這個故事,評判一下真假。」
「在場各位,你們或許都聽過白玉京首席徐觀己的名字,都知道這是一位溫文爾雅、長袖善舞的翩翩公子。當年,他以弱冠之齡拜入白玉京,錯過了踏上道途的最佳年齡,所以眾人都以為他的前途,也不過如此了。但叫大家沒想到的是,這位如玉公子徐觀己,在拜入白玉京後不過十餘年,就從眾弟子眾脫穎而出,在道途上登堂入室,跨過了鍊氣、築基兩大階段,踏入了金丹後期,與元嬰真人只有一步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