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7頁

是知識、財富、權勢,還有……脾氣。原本只是小彆扭的脾氣就會濃縮成大彆扭,原本只是一丁點兒的小心眼兒就會濃縮成極度小心眼兒,原本的懷疑精神也會提煉成多疑。再加上老小孩兒的跳躍思維……沒辦法,這輩子開頭過得太順了,真想成為慈祥的老爺爺,難度未免就大了兒。沒人招惹他的時候,倒還能作作樣子,一旦被刺激了,就什麼詭異的想法都來了。尤其是,有時候他的懷疑未必不靠譜,比如,他的皇帝兒子著手建立自己的勢力了。

這也難怪啊,皇帝都多大了?還要事事聽太上皇的,能夠忍了十多年已經很難為他了。但是太上皇仍然有些彆扭,眼看著自己當初的朝臣一點一點的凋零,太上皇心裡還是不舒服的,要說犯點兒法什麼的,如果太上皇依然在位,說不定自己也會辦了他們,但是他退位了,退位之後看到別人辦他的人,心裡就很不是滋味了,彷彿被辦的是他本人一般。為此太上皇沒少跟皇帝打擂臺,皇帝辦了不少人給自己的親信騰地方,太上皇也會見fèng插個針,挑剔一下皇帝的人,弄得皇帝沒辦法也得辦兩個人,尤其太上皇要辦的也是有真憑實據的‐‐進了這個朝廷,想乾淨實在是太難了。但是天家的事兒麼,哪能這麼擺上檯面,哪能叫什麼人都看清呢?就是朝臣裡,如賈政這樣的,還以為聖光燭照,使貪官汙吏無所遁形。

太上皇太損了,即使因兒子爭位他退了位,還是有一定辦法的,他挑剔的人罪名與皇帝辦他的親信是一樣的,你說,怎麼辦吧!皇帝那叫一個氣啊!他辦人不只是因為明面兒上的罪狀,哪個皇帝不希望大臣很乖?但是兩害相權,寧願他們既貪且能,皇帝辦的都是些個只會貪不會幹的,貪不要緊,能辦事就成,所以他辦的很多是尸位素餐的,太上皇彆扭勁兒上來了,可不管這個,把許多皇帝那裡不但貪還能當狗使的也宰了……皇帝心疼了一回,也丟了幾個卒子平他爹的怒氣,以一二人換上皇息怒不再阻撓還是比較划算的。

一番交鋒下來,到底是皇帝方的投入獲得的產出很大,太上皇一邊元氣大傷,皇帝是一天一朝,太上皇老人家十天才象徵性地擺一次大朝,掌握的資源慢慢地越來越少了,尤其是中樞裡,如今是文人當政的,三年一次科舉,那是天子門生,後進的幾乎全是皇帝黨的。也虧得皇帝非常在意名聲,才讓太上皇有很大的反擊這力。太上皇發了一通脾氣,最後不得不承認形勢比人強。

如此說來,賈珠與賈寶玉能夠只是被遷個怒,也是沾了出身舊族榮國府的光沒被徹底來掉,實在是幸事了。也之所以,皇帝想拿他做個臺階了,此舉與徒忻的最終目的合上了。太上皇心裡如何不明白,仍然彆扭,不過兒子把臺階鋪下了,他還沒糊塗到家,也見好就收,眼看著形勢比人強,還是安度晚年為好‐‐袁太妃死了,老年人對死亡總是敏感的。

召來徒忻,不過是再發個牢騷,太上皇至少還知道他那個性情清冷的十六兒子似乎對賈家那個小子有很深的好感。指桑罵槐與敲山震虎乃是政客必備的技能,罵一個也就等於罵另一個了。太上皇呲了一下牙,整理了一下情緒,懨懨地問:&ldo;你部裡差使可忙?&rdo;徒忻老實回答:&ldo;才開春,近來無大案,要到入夏之後,各地報了案子來,刑部覆審或有聖上欽命的案子下來才會忙。&rdo;太上皇哼了一聲:&ldo;既這麼著,你怎地終日跑得沒了影兒?&rdo;徒忻知道這是藉機發作呢,笑笑:&ldo;春天了,出去疏散疏散。&rdo;

&ldo;只怕不止疏散這麼簡單呢,你們又背著朕掉鬼! &rdo;太上皇沒那麼容易被糊弄。

徒忻給太上皇遞上了茶:&ldo;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