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從為兩人奉上茶水,楊正山端起茶水喝下,說道:「讓工程科做個規劃吧,城池向南邊擴建,與南邊的兵營連線起來。」
五軍營的營地在城南,距離衛城不遠,也就二里地。
這三年,營地經過幾次修建,差不多已經變成了一座屯堡,與之相連正好可以將整個營地納入城內。
謝淵微微點頭,說道:「好!」
楊正山轉身走進自己的書房,他的書房分為內室和外室,內室就是他自己的書房,而外室則是陸文華和周仁的辦公地點。
他剛坐下,陸文華就端著一個木匣進來了,「大人,這是玻璃作坊剛製作的一批千里鏡!」
開啟木匣,陸文華將一個黃銅製的單筒望遠鏡遞給楊正山。
楊正山來了興趣,拿起了檢視了一下。
玻璃作坊已經組建三年半了,然而直到現在都沒有搞出讓他滿意的千里鏡。
不是因為玻璃作坊的匠師們不努力,實在是這玩意太難搞了。
最難的地方就是透明度高的玻璃,匠師們不知道實驗了多少次,一直都達不到楊正山的要求。
楊正山拿起千里鏡,來到窗前朝著遠處的城牆望去。
玻璃透明度已經很不錯了,不像之前總覺得霧濛濛的,而且鏡片裡面也沒有氣泡。
放大倍數應該是六倍,製作工藝還算不上精湛,但已經具有實用價值了。
楊正山越看越滿意,「很好,製作成本多少?」
「大概一個要三十兩銀子!」陸文華有些為難的說道。
楊正山點點頭,倒是沒有覺得貴。
三年多的時間內,他給玻璃作坊投入了上萬兩銀子,作坊中的匠師從十幾人到現在已經有兩百多人,每天消耗的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就不是一個小數。
至於說每個單筒望遠鏡的成本需要三十兩銀子,應該是鏡片合格率太低的原因。
目前的工藝水平還太低,想要燒出透明度高,沒有氣泡的鏡片完全就是碰運氣。
其實玻璃作坊也不是不能盈利,玻璃製品在大榮應該很受歡迎,用玻璃製作一些擺件丶茶碗酒杯之類的物品拿出去售賣,絕對可以盈利。
但是楊正山一直沒有對外暴露玻璃的存在,因為他怕玻璃帶來的利益太大。
沒錯,就是怕玻璃帶來的利益太大。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如今騰龍衛有鹽場,有碼頭,有海貿,繁榮的背後牽扯到大量的利益,而這些利益有很多都是從別的地方搶來的。
騰龍衛鹽場是從遼東鹽運司身上搶食,騰龍衛碼頭是在挖薊州市舶司的根基,同時也在跟江南市舶司搶奪利益。
就這兩件事,楊正山這幾年在朝堂上沒少受到彈劾。
不只是他,鄭曉因為騰龍衛鹽場的事情也被牽連,中軍都督府的不少高層也因為騰龍衛碼頭的事情被彈劾多次。
雖然這兩邊有鄭曉和寧國公壓著,但實際上遼東鹽運司和中軍都督府內部都對騰龍衛的意見很大。
利益動人心啊!
眼看騰龍衛靠著鹽場和碼頭大筆的撈銀子,誰不想插一手。
也幸好皇帝老兒對楊正山還算支援,不然楊正山說不定早就被調離騰龍衛的。
官場爭鬥不是打打殺殺,也沒有必要打打殺殺,外人想要搶騰龍衛指揮使的位置有很多辦法,其中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將楊正山調離騰龍衛,然後讓自己人過來摘桃子。
所以最近兩年就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楊正山一邊遭受諸多官員的彈劾,一邊又有千方百計的想給他升官,讓他離開騰龍衛。
如此情勢下,楊正山哪敢把玻璃拿出去售賣。
「你跟玻璃作坊那邊說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