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得女兒接手一個爛攤子。
得到曲潔許諾,有了足夠底氣的景安帝,很快便不顧百官群臣阻撓的,修改了公主待遇,將公主的待遇直接拔高到與親王同等,郡主的待遇也是一樣拔高到與郡王同等,甚至還特地降旨,將皇室中因為無子除爵,但是目前還能找到女兒或者孫女,外孫女的族人找回。
允許她們繼承祖輩的爵位。
就是外孫女需要改姓,改成皇姓。
但相比較於爵位,改姓算啥?
這只是開始,緊接著便是勳貴圈也是一樣如此,無子的,可以由女兒孫女或者外孫,外孫女繼承爵位,之後便是繼續往外擴散,徹底明確女兒和兒子享有同等繼承權,並寫入大旻律法當中。
至此,只要稍微懂點事的,基本都能明白景安帝的最終目的,不過因為景安帝沒想好到底讓哪個女兒繼承皇位。
所以一直沒有立皇太女。
當然了,在此期間那些反對者也不是啥事都沒做,針對大公主與二公主的刺殺變得越來越多,甚至已經出現了千人襲殺,皇宮裡也多出了許多毒物,還有不少太監宮女被人收買,謀害年紀還小的公主,甚至妄圖弒君,畢竟只要景安帝死了,這事自然能逐漸消停下去。
然後宗室再推舉個皇帝出來就是。
好在曲潔特地調動了不少粒子機器人,一直監視著整個京城,所以一切都逃不出她的掌握,劉太羽則是在曲潔的教導下,十分積極的充當景安帝的刀。
把那些妄圖謀逆弒君的幕後兇手逐一抓出來,抄家滅族,雖然名聲差了不少,但在景安帝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
景安帝甚至許諾,只要他成功,死前肯定會將他家的爵位變成世襲罔替。
除此之外,景安帝自己其實也拉攏了不少其他勳貴,特別是那些本來該無子除爵的勳貴,更是積極靠攏,同時兩位公主在民間也沒少爭取同盟,甚至於將一些才女納入麾下,雖然明面上,她們只是公主府內的女官,但所有人都清楚,一旦某位公主登基,那麼她們其實都能位同於太子東宮裡面的那些輔官。
成為真正的,朝堂之上的官員。
但不管怎麼說,只要景安帝一日不死,並且一日沒有正式立皇太女,就沒人有理由光明正大的造反,所以雖然各種暗算不絕,但是並不至於天下皆反。
整體局面依舊趨向於穩定。
而景安帝和兩位公主的勢力,則是一步一步的不斷膨脹著,再加上報紙等輿論宣傳利器,也在曲潔的引導下逐漸出現,整體民間輿論都在緩和,至少就普通百姓而言,對此基本沒什麼意見。
很多才女的加入和利用報刊發聲。
更是進一步壓下了士紳的不滿聲。
五年後,兩位公主巡視完畢回京。
景安帝特地招她們進宮,與他們商量立皇太女的事,過程詢問了她們許多問題,甚至曲潔還充當了番參謀等等。
最終景安帝更屬意長女。
二公主識趣退讓了一步。
次日景安帝便正式在朝堂冊封大公主為皇太女,二公主為鎮國平陽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