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八十一章:被賜死的秦王妃(1)

,稽核檢查之後,或者說修改之後才能送回去,甚至於原身都無法離開王宮,相當於直接被軟禁,王宮的管事之權也都被他寵愛的次妃奪走。

說一句寵妾滅妻,毫無問題。

至於原身當年想生個兒子,繼承王位的想法,更是直接成了無稽之談,畢竟秦王都不碰她,她又怎麼生兒子呢?

反倒是次妃鄧氏生了兩個兒子。

當時原身說是王妃,實際日子過得還不如管事嬤嬤,因為王府裡管事的是次妃鄧氏,她恨不得原身早點死了,讓她有機會成為正妃呢,不但把原身攆進破爛不堪的房子當中居住,還一日三餐只給殘羹剩菜,削減炭火等等,有時甚至虐打原身,或者拾掇秦王虐打原身。

原身倒是想向她孃家求救,但是她連信件都送不出府,身邊親信更是要被麼攆出去,要麼被殺了,邊疆與京城間的距離又太過於遙遠,根本無法求救。

同時她孃家親人也沒機會來邊疆。

可以說,原身是全憑內心的那一股恨意,才勉強支撐下來,沒甘心赴死。

轉機出現在秦王就藩的第十年。

有人將他在封地的所作所為,於大朝會上捅了出來,無數言官彈劾,百官也極為憤懣不滿,特別是在武德帝表現出想庇護他兒子,不願責罰他兒子的情況下,更是不滿到就差直接大罵起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為武德帝太過於雙標了,大臣們犯了罪,輕則流放,重則族滅誅三族。

貪汙超六十兩就要剝皮揎草。

而他兒子的所作所為,明顯比那些貪官汙吏惡劣無數倍,給當地百姓帶來的痛苦更是遠超過些許貪汙剝削,結果現在竟然想要輕輕放下,這誰能服氣?

不患寡而患不均,要是他能一視同仁,那麼百官文人指不定還能敬佩他。

但他如此雙標,誰又能服氣。

誰心裡沒有不滿?

但武德帝畢竟真敢殺人,百官再不滿,再彈劾,只要他不想動秦王,那就沒用,不過最後武德帝還是稍微妥協了些,他是怎麼妥協的呢,把秦王叫回去罵了一頓,削了他半年的俸祿,並且賜次妃鄧氏白綾,對外表示,秦王之所以會做那些錯事,都是被次妃鄧氏蠱惑。

罪魁禍首是鄧氏。

現在他把禍首殺了,兒子也罵了。

總行了吧……

沒錯,他就是這麼的講“道理”!

這真是不由讓人想起,上古年間的秦國某任太子犯罪,正好當時又在推行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一系列變革,然後為了表明決心,最後懲罰了太子老師的操作,好傢伙,就是這麼個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太子犯錯,老師受罰了。

那怎麼不講究子不教父之過啊!

對了,不要以為鄧氏死了,原身就能輕鬆了,就舒服了,實際來講,鄧氏死了之後,原身過得更慘了,因為秦王十分固執的認為,是原身設法告的密。

所以鄧氏之所以會被賜白綾。

全都是因為原身。

然後秦王沒事就毆打虐待原身,平日所作所為也變得愈加惡劣,王府伺候下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殺,武德帝的訓斥並沒有讓他收斂,他唯一的改變是,增加了些保密措施,以確保自己在封地內的所作所為,不會被人傳出去。

只要沒人把事情捅了京城。

捅到他父皇那邊,那就沒事。

但五年後終究還是有地方官實在受不了,也看不下去,不惜性命的躲過重重追殺,冒險進京,再次彈劾起秦王。

結果原身可不就倒黴了。

次妃鄧氏死了,同時秦王也沒其他次妃,重要的是原身父親晉國公已經亡故,新晉國公正好被牽扯進了新一輪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