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八年11月,唐軍開始進攻高句麗。以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率兵四萬,戰船500艘,自萊州泛海趨平壤;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步騎6萬趨遼東,擬從水陸兩路合擊高句麗。
太宗同時釋出手詔,歷數泉蓋蘇文罪過,以鼓勵士氣。12月,詔諸軍及新羅、百濟、奚、契丹分道進攻。
貞觀十九年2月,李績暗渡遼水,攻克蓋牟城,進逼遼東。張亮率水軍橫渡渤海,在旅順口登陸,攻克卑沙城後,又與陸軍張儉部合破高句麗軍於建安城。隨著,張亮派總管丘孝忠率領一支水軍直趨鴨綠江,以威脅高句麗前線諸軍的側背,並阻其增援遼東。
貞觀十九5月初,李績擊敗高句麗4萬援軍後,連續12晝夜猛攻遼東城。太宗此時也親赴遼東城下督戰,指揮唐軍攻城。高句麗守軍力不能支,傷亡萬餘人,被俘4萬人,遼東城遂被唐軍攻克。
唐太宗接著下令進攻白巖城,殲滅從烏骨城出援的萬餘高句麗軍,迫使白巖城守將孫代音投降。6月20日,唐軍進抵安市城。高句麗北部將領高延壽和南部將領高惠貞率兵5萬來援。
唐太宗將高延壽誘至安市城東南8 裡處依山而列,然後命李績率步騎1。5萬陣於西嶺,長孫無忌率精兵1。1萬作為奇兵,從山北狹谷潛出,襲敵陣後,自己則率步騎4000人悄悄登上敵營北的高山,下令諸軍以鼓角為號發起進攻。
高延壽集合所部準備向李績發動進攻,但長孫無忌率部首先從敵背後殺出,唐太宗看見後即擊鼓舉旗,諸軍鼓譟並進,高句麗兵驚慌失措,陣腳大亂,被殺2萬餘人。高延壽收拾殘部依山繼續抵抗。
唐軍四面圍攻,並毀東川橋樑截斷其歸路,高延壽走投無路,率3。68萬人投降。但安市城守軍拼死固守,唐軍久攻不下,加上時至9月遼東天氣已寒,軍糧將盡,士馬難以久留,唐太宗遂下令班師。
第一次東征高句麗至此結束。唐軍第一次東征,出師10萬餘人,也算是唐軍規模很大的一次軍事行動。要知道,唐朝平定突厥所用兵力也不過10萬,突厥可比高句麗強大多了。
但是,第一次東征卻無功而返,雖然戰術上取得了很大的勝利,連克高句麗不少城池,但是戰略目的卻沒有達到,安市城久攻不下,導致唐軍不得不回撤。這顯示唐軍的攻堅作戰能力有所欠缺。
其實,在唐軍圍攻安市久未攻克時,李道宗曾向太宗建議說:“高句麗傾國以拒王師,平壤之守必弱,願假臣精卒五千,覆其本根,則數十萬之眾可不戰而降。”但未被太宗採納。
李道宗的建議和三國時期魏延向諸葛亮建議領一軍自子午谷直撲長安是一樣的。高延壽、高惠真兵敗降唐後,又向太宗建議:“安市人顧惜其家,人自為戰,未易猝拔。……烏骨城來辱薩老耄,不能堅守,移兵臨之,朝至夕克。其餘當道小城,必望風奔潰。然後收其資糧,鼓行而前,平壤必不守矣。”
唐多數將領贊成此議,認為“張亮兵在沙城,召之信宿可至,乘高句麗兇懼,併力拔烏骨城,渡鴨綠水,直取平壤,在此舉矣。”但長孫無忌極力反對,認為“天子親征,異於諸將,不可乘危幸。……今建安、新城之虜,眾猶十萬,若向烏骨,皆躡吾後,不如先破安市,取建安,然後長驅而進,此萬全之策也。”
第二百九十九章 臥槽!真反了!
“身份不一樣,決定了行動也會變的不一樣”的確,諸將的意見具有一定的冒險性,長孫無忌的說法是有道理的。用兵征伐,很少有萬全之策,戰情隨時變化。戰略原則易於制定,具體戰機則甚難把握。
當年進軍關中,太宗力主繞過隋軍堅城直撲關中。如今屯兵堅城之下,卻坐失良機,但一旦出現長孫無忌所擔心的那種情況,腹背受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