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能打擊,那就只能鼓勵了。
想到這裡,張凡看著李安問道:“後面這輛坦克,是誰設計的?挺有創意啊。”
聽到張凡的誇獎,李安一開始還真的以為張凡看中了第二款坦克設計,於是連忙開口說道:“大帥,第二輛坦克設計是一位叫李珍卿的年輕人設計的。此人是剛從國外留學歸來,在法蘭西留學。”
“哦?還是喝過洋墨水的。”張凡聽到李安的話,先是點了點頭,然後又突然想到,李安姓李,這李珍卿也姓李,難道這兩人之間,有什麼關係?
“李安,這李珍卿是你什麼人啊?”張凡問道。
聽到張凡一下子就問到了重點,李安也有一些不好意思,但他還是說道:“大帥,這李珍卿是我一位遠房親戚,算是我的子侄。”
“這一次新式坦克的車體設計,主要也是出自此人。”
“原來如此,這個人不錯,敢想敢做。”張凡滿意的點了點頭。
然後他又回頭去看了一眼這兩輛新式坦克。
不說炮塔,就單說車體,這車體有很明顯的法蘭西設計風格。
整個整體前身都帶有一定的弧度,有點類似於橢圓形的構造。
這種設計,雖然不如箭型裝甲,也沒有傾斜裝甲,但是它至少是半圓型的,總比那種垂直裝甲要好很多。
大夏的冶煉技術不算太優秀,做出來的合金裝甲硬度不夠,很容易被擊穿。
這一點,奉天自己生產的坦克其實就能體現出來。
雖然有一定的原因是因為坦克的前裝甲本身就薄,但也有一定的原因是因為採用的是垂直裝甲。
那種坦克,別說防炮了,就是重機槍配備特殊的子彈,都有可能擊穿。
而現在,坦克的前裝甲被設計成圓弧形,具備了一定的跳彈能力,可以說這是一個很好地改動。
見張凡說滿意,李安也挺高興的,畢竟李珍卿是他的晚輩,自己的晚輩被看中,他也很榮幸。
“不過。”張凡見李安的臉都快要笑爛了,他覺得自己還是要潑他一盆涼水。
“這個二號車的雙炮管設計,有一些不實用。在戰場上的作用不大。”
“特別是第二發的命中率不高,如果需要保證命中,就需要坦克穩定下來,停止擺動才行。”
“而有這個時間,正常的坦克,第二發炮彈已經裝填完成。沒有必要設計雙炮管。”
“另外,我看到二號車是可以齊射的,這個設計很不錯,但還是老問題,命中率不高,近距離還行,但是遠距離的精準度不夠。”
“而且為了在炮塔內塞進兩根炮管,這就導致火炮口徑需要改小,這跟我的初衷相違背,同時炮塔也大了不少,這在戰場上很容易被擊中。”
“所以,我的意思是,二號坦克方案,還需要改進一下。需要多從實用上發發。”
張凡緩緩地說道,然而李安的額頭上已經滲出了汗。
他原本聽張凡前面的話,還以為李珍卿會被張凡看中,褒獎一下。
但實際上確實,褒獎雖然褒獎了,可接著就是一連串的批評。
他也聽出來了,張凡這算是給他面子才說有創意,可是後面接連指出這坦克的缺點,讓李安也意識到這坦克的缺陷。
李安並不是那種只管設計,而不懂戰場的設計師。他年輕的時候,也是上過戰場的。
知道張凡說的都是事實,只不過當時他同意李珍卿的這款設計,也是覺得這是李珍卿第一次自主設計,覺得很新穎,所以才同意的。
現在看來,這李珍卿需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
“大帥說的是,回去之後,我一定教訓他,讓他從實際出發。”李安連忙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