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8部分

:王令溫(895…956),字順之,瀛州河間人。其父名迪,德州刺史,累贈太子太師。令溫少時以武勇著稱,開始從軍時初隸屬於後唐莊宗李存勖的麾下,後來遷直軍校。在後唐明宗與契丹的上谷之戰中,曾救過明宗李嗣源,到明宗李嗣源即位,歷遷神武彰聖都校。

後晉初年,又從淄州刺史遷至洺州團練使。後來安重榮在鎮州造反,晉祖石敬瑭以令溫為行營馬軍都指揮使,與都帥杜重威一起,大敗安重榮於宗城,因功授亳州防禦使。不久後拜永清軍節度使。

契丹入侵中原時,令溫正好奉詔入朝,契丹攻陷了貝州,其家屬因此而沒於契丹。晉少帝石重貴憫之,授武勝軍節度使。沒過多久,移鎮延州,又遷靈武。

後漢時,再次被任命為永清軍節度使,不久改任安州。

後周國初,加檢校太尉、同平章事。後周世宗柴榮嗣位,遷鎮安軍節度使,罷鎮歸闕。顯德三年夏,以疾卒,時年六十有二,詔贈侍中。

注2:藥元福(883年—960年),幷州晉陽(今山西太原南)人,五代時的名將。一生歷唐,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宋六朝,在其中五朝為官,因其智勇雙全,雄才大略,在對契丹,党項及歷次戰役中累立戰功,被譽為“驍將”。深受後晉石重貴和後周柴榮的器重,位居太師,侍中(正一品)高位。建隆元年(960年)亡故,享年七十七歲。

………………………………

第四百二十一章 北征

呆呆地想了一會兒,李風雲又道:“皇帝怎麼做我們管不著,那些諸侯怎麼做我們也管不來。咱們當初血戰沙場,可不是為了他們,以後也不會。

典大哥,列位兄弟,這次我召集大家來,是想從風雲鏢局中抽調出一批好手,隨我北上,隨時準備與韃子血拼。你們以為如何?”

眾人面面相覷,典奎首先叫道:“當然該出兵,咱們當初組建風雲營,可沒想過要升官發財,光耀門第,只是為了打韃子。李兄弟,你既然說了,我沒話說,跟著你幹。”

張俊也道:“不錯,主公,當初我們設立這個風雲鏢局,可不是為了發財。這次北上,怎麼也算我一個。”

典奎與張俊在風雲鏢局中,是除李風雲外最有威望的兩人。他們兩人說了話,眾人紛紛響應,一時廳堂內的氣氛活躍了許多。

李風雲擺了擺手,道:“我們這次大戰,可比不得上兩次。上兩次,不管怎麼說,我們都頂著官軍的名頭,糧草的事情不需要我們操心。這次不同,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都要我們自己操心。

所以,我估摸這次我們不可能抽調太多的人馬,一千多人頂天了,再多,我們負擔不起,更會招來朝廷的疑忌。

另外,此次的戰局恐怕比以往要嚴峻許多。朝廷未必會認可我們這支援兵,但契丹人肯定不會輕易放過一雪前恥的機會。

不過,不管怎樣,我會面見皇上,求一個名義,不要還沒跟韃子幹上,先被官軍當賊寇給剿了。

此行我風雲鏢局可能會蒙受極大的損失,所以,抽調的人自願參加,優先那些風雲營的老兵。但也要注意,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要給我風雲鏢局留下一些種子。”

眾人又商討了一番,細節之事自然交給典奎、張俊等人去辦。

李風雲連夜入宮,拜見石重貴。

石重貴聽李風雲說了來意,鬆了一口氣,道:“李愛卿一番忠君愛國之心,實在讓朕感動。當初裁剪風雲衛,也是因為群臣議論紛紛,朕雖為天子,也難堵悠悠眾口。

既然愛卿有此意,這樣吧,朕給你一個名號,曰遊擊營,以一千兩百人為限,設為六團兵馬,獨立成軍,各部將領由你自行指派,擬定名單,朕一率照準。

作為一支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