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俊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嘎,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註釋】赤子:嬰兒。德:萬物各自適應道而形成的自性本然。
道德涵養深厚者,好似嬰兒,至淳至樸。不任智,不詐偽,行不知所止,居不知所為,而依其本性與物自然相處。範應元說:〃含德者,其德不形也。苟彰其德,則薄矣。赤子者,嬰兒未孩之時,以譬一毫無私慾偽情也。〃
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註釋】毒蟲;指蜂、蠍、蛇之類。攫鳥:長有利爪的鳥。搏:鷹用爪翼擊物。
順應事物本性,與其同步而趨,故不犯於物,所以無物以損其全。俗言道:〃人無傷虎意,虎無害人心。〃若是者,禍亦不至,福亦不來。禍福無有,則平安長久矣!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俊作,精之至也。
【註釋】牝牡之合:指男女交合。朘:男嬰的生殖器。作:挺舉、勃起。
赤子筋骨柔弱,而持物握固,以其意專而心不移。嬰兒未知男女交合之事,小生殖器卻能自然勃起,這是因為精氣充足所至。
終日號而不嘎,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註釋】嘎:啞。和:和諧,協調,平衡,中和。常:事物的客觀常規。
嬰兒有時整天號哭不止,嗓子卻不會沙啞,這是真氣暢通、和諧的表現。而〃精之至〃〃和之至〃則是這不沙啞的物質基礎。
和諧,乃事物之本,是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雙方陰陽消長平衡的結果。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認為,對立統一規律是宇宙的根本規律,這個規律,不論在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們的思想中都普遍存在。矛盾的兩個方面,各以和它對立著的方面為自己存在的前提,雙方共處一個統一體中。矛盾著的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向其相反的方面轉化。對立的統一是有條件的,暫時的,過渡的,因而是相對的,對立的鬥爭則是絕對的。事物的發展就是這種對立統一的過程。追求的這種統一,就是追求的事物和諧。知曉了追求和諧乃是萬物自然之理,可謂認識了大道之基本常則;認識了大道之基本常則,可謂是智明通達。
【漫談】和諧作為哲學範疇其內涵可界定為:各方面的相互協調、適應、融洽,是一種適度的比例關係。和諧是事物稱之為妥善、美好的基本屬性。例如,機體不和諧則生病,家庭不和諧則生非,官民不和諧則生事,社會不和諧將生亂,國家不和諧將生戰,為人處事不和諧將失機,大自然不和諧將失調。《中庸》說:〃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毛主席也說:〃矛盾永遠存在,人就要不停地搞平衡。〃所謂中庸之道,孔子所謂一以貫之,皆是追求和諧之意。
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註釋】祥:吉祥,古代有時用作謂不祥。這裡即是指後者。心使氣:意氣用事。強:逞強。
事由其道,雖柔弱也能成功;不由其道,雖逞強而不獲。範應元說:〃知常久之道者,則因自然而不益生,守和柔而不強壯。不知常久之道者,則欲益生而妄作,是謂妖怪也。欲以心而使氣,是謂強壯也。生道無為,豈可益之?沖虛自然,豈可使之?〃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