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請皇上三思。”
兵部尚書蕭玉聽後,輕輕嘆了口氣,心中暗道:“吳桐啊吳桐,你就好好鎮守京城吧,瞎跟著摻和什麼啊。你看這滿朝文武,哪個不比你心裡門清,又有哪個進言了?”
司徒方再次發聲道:“皇上,吳大人所說也不無道理,但權衡之下,老臣認為,還是時機更為重要。”
“丞相所說不錯,一旦錯過此等良機,塞北不可收也。”
“是啊,丞相高見,臣附議。”
“臣等附議……”
吳桐眼見沒有人支援自己,急道:“你們都是文臣,又怎知行軍打仗之大忌,眾位將軍,你們倒是說話啊。”
“我等願為皇上開疆擴土,誓死殺敵……”
“你們……”
吳桐氣的差點翻了白眼,無奈之下,只得恨恨地嘆了口氣。
淳安帝見殿上局勢已定,這才露出笑容,又向司徒方詢問道:“既然眾愛卿都同意出兵,那麼誰可為大將軍?”
司徒方立刻道:“老臣舉薦丁世成為大將軍,紀淵,李木為副將軍,率十萬精兵出征,令京師以北各州府為備,以便隨時調動之用。”
“准奏。”
淳安帝想都沒想就答應了,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其中道理,也就吳桐那個憨憨看不出來。
這時,太子張震偕站了出來。
“父皇,兒臣覺得,行軍打仗軍紀軍律尤為重要,應再設督軍一名,以協助幾位將軍管理軍隊。”
這話要是別人說出來,丁世成心中肯定會極其不滿。但這是太子說的,他就算心中不滿,也不敢表達出來。
淳安帝點點頭,問道:“這督軍可有合適人選?
太子張震偕道:“兒臣舉薦敬事房顧衝擔此督軍一職。”
“譁……”
“宦官任督軍,這不是胡來嘛。”
一時間,大殿之上眾人小聲議論,讓太監做督軍,這可是史無前例啊,即使是太子所薦,文武眾官還是難以接受。
“太子殿下,讓一個宦官做督軍,有些不妥吧。”
誰也沒想到,最先反對的居然是寧王。
緊接著,戶部田侍郎,禮部,吏部都跟著進言,反對之聲此起彼伏。
太子淡笑道:“怎麼?寧王覺得哪裡不妥?
寧王面向淳安帝,朗聲道:“父皇,我朝自開朝以來,先祖便留有祖訓,宦官不可參政,兒臣覺得,督軍一職應另選他人。”
太子立刻反駁道:“不錯,宦官不可參政,但顧公公只做督軍,並無指揮之權,又怎算參政?”
“使宦官做督軍,難道是我大梁無人了嗎?”
“顧公公雖是內侍,但遇事機智,處事沉穩,又有幾人比得過他?”
太子與寧王當朝爭吵起來,讓這些文臣武將都聽懵圈了。
尤其是陳天浩,腦袋裡就是有一百個弦,也不夠彈了。
“不對啊,顧公公不是與寧王走的近嗎?這怎麼看起來,太子極力推薦,寧王極力反對了呢?難道這中間發生了什麼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哎呀,麻煩了,我還是隻聽不說為好……”
陳天浩想的挺好,可偏偏想什麼就來什麼。
淳安帝咳了兩聲,算是鎮住了局面。
隨後,他將目光望向了陳天浩。
“陳愛卿,你也站了許久了,可有見解?”
陳天浩心中咯噔一下,硬著頭皮站了出來。
“皇上,臣認為,出兵塞北乃是正確決策,皇上英明,臣敬佩。”
淳安帝動動嘴角,這要不是在朝上,差點就罵陳天浩了。
朕問的是督軍一事,你可倒好,扯哪去了?
“朕是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