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6章 無知者無畏

到了15米的高度,但它是人類歷史上首次記錄下來的多旋翼飛行嘗試。”

說到這兒,盧赫生感嘆道:“二十世紀初,航空工業剛剛起步,當時的先驅們敢於嘗試各種看似荒誕不經的設計,只為了實現飛翔的夢想。

可惜,夏國錯過了那個黃金時代。”

蘇晨接著說:“當時夏國正忙於推翻封建制度,我認為這對一個民族而言更為重要。”

盧赫生沉默片刻,然後繼續:“佈雷蓋兄弟的嘗試沒有熄滅人們對直升機的熱情。

直到1920年,另一位奧國工程師埃蒂安·奧米森設計的多旋翼飛行器成功飛行了14分鐘,創造了當時的紀錄。”

“真了不起!”

蘇晨驚歎:“後來又發生了什麼?”

“隨著發動機技術的進步,單旋翼直升機逐漸成為主流,而多旋翼的研究則分成了不同的方向。

二戰後,老美陸軍出於軍事需求,探索了更大載重的垂直起降飛機。

其中最成功的要數柯蒂斯-萊特公司的‘飛行吉普’專案,尤其是vz-7型號,在1959到1960年間實現了穩定的飛行。”

蘇晨點頭表示理解,盧赫生則繼續深入探討多旋翼系統的演變歷史。

蘇晨好奇地問道:“既然1960年就實現了穩定可控的飛行,為什麼您還說多旋翼結構是個經典難題呢?”

盧赫生略帶深意地看著他,緩緩回答:“因為那項研究後來停滯了。”

“但那家公司似乎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啊?”蘇晨不解。

“確實有進展。”

盧赫生解釋道:“但在試飛中發現了這種結構的一些致命缺點,對於載人航空器來說,這些問題幾乎是無法接受的。”

蘇晨傾聽著,意識到自己進入了一個知識盲區。

盧老爺子繼續說道:“拿你的四旋翼無人機為例,從空氣動力學角度看,它本質上是靜不穩定的。

即使所有部件都完美調校,只要有一點外部擾動,系統就會失去平衡,而且自身無法恢復。”

蘇晨點了點頭,回憶起當初製作原型機時為確保重心穩定所付出的努力,深感認同。

“為了保持平衡,四旋翼需要一套‘姿態感測器-飛控-發動機’的負反饋系統。”

盧赫生接著說:“這要麼意味著使用複雜的直升機式控制機制,要麼透過精確調整螺旋槳升力來維持平衡。

然而,在當時,這兩種方法都有難以克服的技術障礙。”

:()神級軍工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