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界,崑崙山。
大乾王朝,立國迄今已有千年。
就在這天,一場聲勢浩大的祭祀典禮出現在崑崙山的皇城廣都,,先天神祗“西王”的居住之處。
“陛下,時辰到了。”
年輕的皇帝,放下手頭的奏摺,輕輕吁了一口氣。
奏摺的內容,無非饑荒、疾病、惡神天災、農民起義、官員貪腐,以壞訊息居多。
其中一份奏摺,赫然寫著“楓華城出現惡神風波,死傷萬餘人”等文字。
不過對於大乾王朝而言,這種事情每年都有發生,萬餘人也只不過是小小的數字罷了。
既然這風波已然被當地鄉紳阻止,再加上是偏遠小城,也只能聽之認之——倒不是說有心無力,而是經濟層面不划算,這種城市又無特殊出產,也不是什麼戰略要地,派遣大軍沒有任何意義。
皇帝坐上玉路車,看向遠方的建木遺址,心中略有迷茫,也有一些不解。不管是星象、風水還是卜算,大乾王朝,不,整個山海界,將迎來一波勐烈的狂風驟雨。
那風雨欲來的態勢,令人心驚膽戰,看不到前方的道路。
“踢踏,踢踏”高頭大馬拉著馬車,邁開整齊的步伐。
玉路車是“天子五路”中最為尊貴的車,用“玉”命名,即代表著尊貴和奢侈,是專門在皇帝去祭拜天神和祖宗的時候乘坐的。
除了玉路車之外,還有“金路”“象路”“革路”以及“木路”。
而“玉”在崑崙山,也是一種特殊的存在,因為本土的神祗“西王”,其本體便是一塊美玉。
……
……
傳說中的“建木”乃是天帝以神土“息壤”所種植,亦被稱作“通天之梯”,在遙遠遠古時代,不管魑魅魍魎,還是牛鬼馬面,倘若想要入到山海界,唯有沿著此樹而來。
“建木”亦是山海界之中心。
按照遠古時期的文獻記載,一場驚天大戰過後,天空被捅破了一個大洞,龐大的建木轟然倒塌,其偉岸身軀,化為了九座懸浮山峰。
建木以最後的生命力,在最為中心的山峰,崑崙山上,凝結出一塊純潔無瑕的白玉。此玉一開始,如同嬰兒大小,長相亦如同人類嬰兒,被後人稱作“西王”。
遠古時期的一位貴族“啟”得到此美玉,日夜供奉,卻始終不見其煥發出超凡神力。
又聽聞天人“無名氏”,無甚法力,卻善養玉。
有一日,無名氏來廣都遊玩,“啟”知道對方要從其家門前經過,便將嬰兒大小的美玉放置於路上,願以此稀罕珍貴之物將“無名氏”攔下,求養玉之法。
果然,無名氏見此美玉便不再前行,細細欣賞。
他嘆息道:“此玉雖好,可惜被凡塵汙染,雜念沉甸,已無靈智。”
“需以聖人之血溫養它,使其六根重新清淨,再去到那建木之下深埋十年,亦要以聖人之血澆種,如此,尚有一線救活之生機。”
“再讓它六根渾濁,將它贈於乞丐,流傳與民間,在師爺、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時妖、盜、竊、高臺、吹、馬戲、推、池子、搓背、修、配、打狗、賣油、修腳、剃頭、抬食合、裁縫、優、吹鼓手之間廣泛流傳……讓此美玉經百世之苦,行萬里路,豈不美哉?”
“最後讓其生出一顆紅塵之心,此乃真正的紅塵仙人,方能庇護人族萬年之久。但倘若做不到……”
“無名氏”說完便就離開了。
“啟”聽入心中,當真照著去做。
經八年之苦,尋找到遠古聖人“夸父”化作的桃林,以桃木之血,溫養美玉“西王”三年。
又將那嬰兒大小的白色玉石,帶到了建木之下,依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