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5頁

辛棄疾還想說些什麼,卻被陸遊打斷了話,陸遊看著辛棄疾說道:&ldo;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就是你我一身的個夙願嗎?怎麼現在大好時機就在眼前,你卻這般推諉,稼軒,答應王爺吧,我相信,今天咱們的選擇一定不會有錯的!&rdo;

陸遊的話,也讓辛棄疾明白了自己真的推諉過了頭的話,只怕會失去這來之不易的機會,是以也不再做作,直接點頭答應道:&ldo;王爺既然有心,那麼老夫怎麼會膽怯,不就是三年嘛,王爺儘管放心就是,三年之後,我一定還你一個安定、平穩的關中大地,若是不然,王爺到時只管問我罪就是。&rdo;

辛棄疾終於表態答應,顧同心中自然大喜,連忙說道:&ldo;得稼軒公,放翁相助,平定天下,復原河山,指日可待也!&rdo;

顧同的欣喜,辛棄疾能夠感受得到,但是此刻他的心早已經飛到了關中大地,一顆心思,已經在想著該怎麼樣治理這片淪陷異族之手數十年的土地,是以稍作謙虛之後,就直接向顧同請示道:&ldo;王爺可都還有什麼交待,若是沒有,我想和放翁在關中諸州走一走,轉一轉,也好為將來治理打下基礎。&rdo;

對於辛棄疾的這個請求,顧同自然無不答應,不管想到目前隴東、隴南還有一些地方沒有收復,金兵難保沒有餘孽殘留在關中,出於對辛棄疾和陸遊安危的擔心,顧同說道:&ldo;就讓我身邊的侍衛隨著二位隨意視察吧,至於稼軒公說的交代嘛,具體到是沒有,只要您能三年後給我一個錦繡河山就是了,哈哈。&rdo;

於此笑聲之中,辛棄疾和顧同結下三年之約,可能連辛棄疾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就此之後,他與關中這片土地,結下了永世之緣!

第369章 隱患代價

辛棄疾風風火火的帶著陸遊奔赴已經被晉軍實際控制的關中諸州視察民情,為三年之後的約定開始努力準備,但是對於顧同來說,不論是辛棄疾還是陸遊,都只是一個新的開始,一個南下的始端,一個真正和大宋朝廷接觸的開始,或者說,是與那些唇槍舌劍就可以殺人於無形計程車大夫權益階層&l;交火&r;的開始。

打了那麼久的仗,不管是面對蒙古人還是面對女真人,顧同從來沒有緊張過,可是現在,他的內心不停的顫抖,他明白,領軍作戰,大不了一死,而要是在和南宋權貴階層的交手中失利,那麼,就算是想死,也都不會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顧同卻無法退身,也不能退身。

正如臨安城中的寧宗趙擴下的批語一樣,此時此刻,叛金歸宋的顧同實際上已經算是在金、宋兩國作出了明確的選擇,如果退縮,或者是就此獨`立出去,那麼不論是女真人還是宋人,都無法容忍他的存在的,到時候,女真人說不定會與宋人達成聯盟,就是草原上的蒙古軍隊,興許也會南下趁機要自己的一口。

比起這些,在顧同的心中,還有一個不能退縮的理由。

穿越千年,重活一世,他的理想,還沒有實現,蒙古汗國依舊發展,亂世局面,並未有所改變,而真正讓國人就此沉淪下去的程朱理學,才剛剛開始,顧同想要做的不僅是在政局之上阻撓、抗擊蒙古大軍,更要在思想上,將目前還處於孱弱地位的理學思想板正回來,&l;存天理,滅人慾&r;,失去了人情味的理學,絕對不是適合一個國家長久哲學思想基礎。

這條路很難,但是,沒有回頭路,顧同只能堅定的走下去。

何方在辛棄疾和陸遊走後,就來到了顧同的身前,不過看著他愁眉苦思,也就沒有打擾,直至顧同抬頭,才看到何方依舊等待。

&ldo;先生何時來的?卻也不說一聲,害得我好生怠慢!&rdo;顧同連忙起身邀請何方坐下,對待何方的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