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同說完這話,眼睛盯住丘處機,又說道:&ldo;敢問一聲真人,您心中所持之道到底是什麼?&rdo;
一言誅心,顧同的話就像是晴天霹靂一般,震得丘處機心頭起伏不定。
自己心中所持之道是什麼?
丘處機覺得自己修道三十年來,好像就從未系統而又全面的去想過這個問題。
是自己剛才對顧同所說的天道?丘處機暗暗搖頭,天道太過高遠,豈是他一個還未看破人世間的人所能秉持的。
但是他又不願意在顧同一個晚輩面前露出怯,於是便依自己所修之道對顧同答到:&ldo;先師在世時,教誨我師兄弟幾人,要尊崇本心,修全真之道,拋除儒家,佛家,道家的粗鄙,集合眾家所長,做全真之人,修全真之道。&rdo;
太斑雜了。
丘處機的話不由得讓顧同想起了元朝建立之後,兩場有名的辯論。
兩場辯論均是圍繞佛道之爭展開,道家本來是元太祖欽定的第一教,可是到了元世祖之時,道家主流全真派已經大不如前。
少林寺主持福裕和尚同全真派掌教在元大都展開辯論,相約,若是辯論道家輸,則送道家弟剃髮當和尚,佛家輸了,便讓和尚留髮,到道觀修道。
兩場辯論,可謂雲集當時佛道兩家所有朔望,並請了儒生做評委。
結果,兩場辯論,道家輸得一塌塗地,遣了小道士落髮為僧不說,還輸了道觀一百多座,至此,道教一落千丈,再也沒有了漢唐時候的分採。
前一世,顧同就想過,為什麼世界三大宗教不曾有道家的一份,為什麼中國人就沒有屬於自己的精神信仰,而是去信什麼外來的佛或者基督,現在聽了丘處機的話,他才真正明白過來癥結所在。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