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章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為何不留種?

’。於是,這株水稻就被迫與其他的水稻花進行雜交。而如果與其他的水稻花進行雜交,則它們的後代質量就更高。

這就是袁隆平爺爺的理論思路。”

張啟說到這裡,腦海中回憶起上一世與袁隆平院士親密合作的場景,又繼續說道:

“理論畢竟是理論,首先得找到一個研究開始的範本,也就是說,得在自然界發現一個天生的雄花不能發育的水稻花。有了這個範本,然後才能研究下去。袁隆平每天晚上就在想:不育系、不育系、不育系,親愛的您在哪裡啊?於是,袁隆平的團隊就開始天南地北地展開了尋找工作。

這個工作無異於大海撈針,因為理論畢竟只是理論,能不能找到還不好說。但他們的運氣還是不錯的,機率相當於同一只羊被雷連續劈中9次。運氣就好到這種程度。

1970年,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和三亞南紅農場的技術員馮克珊,在海南島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偶然發現了一株雄性不育野生稻,也就是‘野敗’,並用廣場矮、京引66等品種測交,發現其對野敗不育株有保持能力。後來的三系法雜交水稻技術,就是從這株雄性不育的野生稻開始的。”

謝鬱文又問:“那為什麼李必湖不是‘雜交水稻之父’呢?”

張啟向她解釋道:“雖然是李必湖第一個發現了‘野敗’,但袁隆平依然是‘雜交水稻之父’,因為他是理論的開創者。沒有理論指明研究方向,就沒有應用。李必湖是按照袁隆平的理論指導,才找到了需要的研究材料‘野敗’。所以說,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之父’實至名歸,確實無可置疑!”

謝鬱文又說道:“如果農民就是不喜歡雜交品種呢?讓農民擁有可以留種的作物多好啊!”

張啟哈哈一笑,解釋道:“你如果是農民,就不會這樣說啦。農民已經多年受益於雜交品種,早就習慣了雜交技術。

我可以告訴你,農民根本不在乎是不是可以留種。

為什麼呢?因為所謂的可以留種的種子,其實就是純種。純種是可以留種,沒錯,但是其缺陷實在太大了,農民經過對比,就感覺到不划算,還不如使用雜交種子。純種的缺陷在於,其天生就容易退化,而且產量很低。比如某一個農民第一年種了純種,打的麥子還可以第二年繼續種,自然不必年年買種子。可是到了第二年看收成,產量下降很多。到了第三年,產量又掉了一大截。一般來說,純種最多使用三年,越往後效能越慘。所以農民過個三年還必須重新買種子。農民如果採取雜交技術,則產量立馬提高几個檔次,雖然需要每年花點錢購買新的種子,但是一算總賬,收益依然比種純種的作物划算。所以,農民根本不在乎是不是可以留種,只要每年的收益更大就行。

此外,農民為什麼喜愛非純種,與工業化有關。在小農經濟時代,一個家庭可以自己弄,但種子的產量很差勁。農業工業化實現之後,採用了給種子“包衣”的技術,就是將種子浸泡在營養液之中,給種子外殼塗上一種‘保護衣’。效果是既防蟲,又防護除草劑,還提高產量。但傳統小農經濟的一家一戶,顯然沒有這個能力做“包衣”。只有工業化的工廠,可以提供這種服務。工業化以後,新種子有幾個好處:第一,成本大幅下降,即使農民每年花錢購買,也比純種便宜許多。第二,性狀不容易退化,而純種很快就退化了。第三,有‘包衣’技術加持,純種則沒有這個東西。

有些人不懂科學知識,胡說什麼‘轉基因作物不能留種’,但轉基因技術與能不能留種一點聯絡都沒有。”

謝鬱文又說道:“萬一有些人就喜歡鑽牛角尖呢?比如,他們會說:‘不行!不行!雖然現在不能留種也沒有關係,但難保未來某一天出現巨大的天災人禍,農民拿不到雜交種子了,這可怎麼辦啊!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