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0章 總兵墓

兩條小船分別有老金頭和狗蛋駕駛,眾人也都好奇牛紫的發現,伸長脖子看著那片鬱鬱蔥蔥的小洲等待奇蹟的發現,吱吱呀呀的小船隨著水流有節奏的擺動,沒多時便來到長滿茂密草叢和灌木的地方,老金和狗蛋把小船錨好,開始在船艙裡找鐮刀斧頭能砍削之類的工具。

這次還是穆大牛依靠著手裡銅棍第一個飛身上岸,然後把牛紫、胡梅一一的扶了上去。由於平時很少有人光顧這裡,這個小洲子上面根本沒有路徑可言,所以老金頭手裡的鐮刀就派上了用場,穆大牛則是大力揮舞著銅棍,試圖開拓更大的空間。

由於這個小洲偏居一隅,又常年被水包圍,所以眾人腳下都是泥漿,好在有老金在前面揮舞著鐮刀開路,眾人踩在雜草上面倒是舒服了不少,等走到中心地帶時,才發現這裡位置稍高,倒是有一片板結的土地,只是上面長著不少的沙棘,老金倒是不在乎,但是胡梅和牛紫就不得不小心的行走,畢竟沙棘上面還有很多鋒利的尖刺。

老金頭停下來,回頭問牛紫是不是這裡?牛紫指了指眾人腳下,說就在這裡,扒開上面的的淤泥層就能看到了,由於沒有趁手的工具,雖然這些淤泥不厚,但由於板結用手摳起來就特別的吃力。好在狗蛋不惜體力,找來一段堅硬的灌木削尖之後,就成了一個不錯的工具。

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之下,很快一塊黑乎乎的石板呈現在眾人面前,老金讓狗蛋找些水清洗一下石板後,圍觀的眾人這才看清石板的模樣,果然如牛紫所說,這是一塊由大青石雕刻的墓碑。老金頭識字不多,看著青石墓碑有點發愣,嘴裡嘀咕著說:“是誰能把墓碑建在這裡?難道是太上老君不成?”

很明顯,老金頭這話只是調侃,背後的寓意是指太上老君和他的青牛是一手打造出老牛灣的功臣,至少民間傳說就是這麼來的。歷史上的老牛灣是農耕和遊牧文化的結合部,是北宋、遼、金、西夏、明朝與韃靼的界關,境內三里一墩、五里一臺、谷中有彎,灣中套谷、長城蜿蜒,烽候聳立。作為本地人,老金頭自然知道這幾句民謠:“九曲黃河十八彎,神牛開河到偏關,明燈一亮受驚嚇,轉身犁出個老牛灣。”

眾人聽到老金頭唸叨俱都是哈哈一笑,趙亞洲從胡梅那裡要來一張紙巾,又在這塊青石板上擦了擦,一些字跡開始完整的顯現出來,字跡雖然不多,但應該能看出墓碑主人的身份。牛紫站在旁邊輕聲唸了出來,總兵王喜病卒任上,英年四十六歲,落款是明成化三年。

旁邊的高顯說,原來是明朝一個總兵的墓葬,可這麼多風水絕佳之處,為啥要葬於這個絕地呢?有沒有考古的價值?趙亞洲站起身朝著周圍看了看,然後用觀山望水的手勢開始比劃,一邊比劃還一邊說:“此墓距今已有近五百年,此地經過水土流失和自然災害,早就已經不復原來的樣子,既然遇到了,那就開啟看看。”

眾人一聽趙副局長同意把墓開啟,隨即都興奮起來,牛紫更是利用自己的透視能力開始尋找墓葬的入口,老金頭聽說要挖墓,說就依靠手裡的鐮刀和木棍怎麼行?牛紫圍著這塊墓地看了幾眼,說我們把這塊青石板掀起來就可以了,這下面都是青磚的結構,墓穴並不深,估計是怕水的緣故。

難怪這個墓碑不是直立而是採取躺著的方式,趙亞洲遇見古墓無數,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墓葬的方式,這也有可能侷限於當時塞外的環境,不得已為之,畢竟青磚大都是修建城牆的,能夠找到諾大一塊青石板,已經是相當的不容易。邊塞軍人守衛邊關,又死在了任上,值得讓人敬仰。

趙亞洲領著眾人在墓碑前做了一個簡單祭拜儀式,這才開始挖土,這個青石板只有半尺來厚,剛才就已經刨出了大半,所以眾人齊心協力之下,沒一會就看見周邊砌好的青磚。大青石板嚴絲合縫的蓋在上面,穆大牛讓牛黃給他拿著銅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