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今日西岐比及季歷時,何時更加繁榮些?”
伯邑考瞅了一眼紂皇,略微思考了一下,回道:“臣不敢欺瞞陛下,在臣父勵精圖治之下,西岐遠勝祖父在位之時。”
“那你西岐現在人口有多少?”紂皇問道。
伯邑考略一思索,便道:“男女老幼共計一萬有三。”
紂皇搖搖頭道:“錯了,是一萬八千餘人。”
伯邑考一愣,默然睜大眼睛,不可思議地看向紂皇,心中卻是咯噔一聲,明白西岐中許多向朝歌隱藏的事務恐怕早已經被這暴君探查得一清二楚了,卻是不知他從何處下得手得到了這些訊息。
紂皇伸手在伯邑考的肩膀上拍了拍,繼續道:“朕實話與你說,莫說朕的大商人口有近十五萬,幾乎是你西岐十倍,便是如東魯早在太丁時已有近五萬人口的大城,若說繁榮、勢大,東魯對大商的威脅豈非在你西岐之上?何以祖帝太丁不殺東伯侯反要殺你祖父?”
說罷他冷冷一哼:“你周人慣常文過飾非,謙謙自美,但如這般連自己都騙過了,未免太叫人恥笑。”明明始終不忠不誠卻偏將自己標榜成忠誠之士,反口還要誣賴別人一口,這般厚臉皮未免也太過分了些!
伯邑考被紂皇嘲笑得十分難堪,不由得咬住嘴唇低下頭去,哪知那紂皇根本沒打算放過他,又繼續說道:“說起來,你既然已在這裡再也逃脫不了,有件事情說與你聽也無妨。”
伯邑考微微抬頭,疑惑地看向紂皇,便聽他說道:“六月後朕的武成王就要將功補過,前往南方征討荊蠻吳國。”
伯邑考難以置信地看著紂皇,許久才啞然道:“吳國之主仲雍雖是臣子祖父兄弟,但早已經與西岐斷絕了關係,陛下何以……”
作者有話要說:昨天瞥了一眼CCTV某頻道,講到周王滅東鄂國,也就是南伯侯鄂崇禹那一支,在銅鼎上的記錄是下令“老少通殺”,我忽然瞭解到我一直誤會姜太公了,一直以為牧野之戰的大屠殺是他下令的,看來是仁君周武王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 ̄▽ ̄)╮現在黑起西周來越發沒有壓力了撒
PS:西岐貌似在姬昌時只有一萬人出頭而已,在平均人口1萬五六的諸侯國中真的不算勢大啊~不過人家野心大,而且最後成功了~(噗嗤,以人口達到一萬這件事當眾誇讚自己老爹牛逼的周公旦真的不是在坑爹麼?)
☆、龍游朝歌,鳳離岐山(十)
伯邑考實在想不到紂皇已經忌憚西岐到如此地步;竟連早已脫離了西岐的荊蠻之地也不肯放過,要先行剷除。
卻是不知,紂皇見到他這模樣才覺得詫異十分;暗道姬昌瞞得好生嚴密;竟連伯邑考都一味矇在鼓裡。又想到姬昌根本無意將伯邑考當做繼承人來栽培;頓覺十分好笑;眼裡也露了嘲諷之意,譏笑道:“身為西岐世子,你莫要告訴朕對那東夷迅速崛起,數十年來連番侵擾大商這件事情毫無所知;亦無所感。”
伯邑考一時不能明瞭紂皇何以將話題突然轉到東夷,但他畢竟曾在西岐主政一時,對天下形勢心中總有計較;如今被紂皇點撥至此,哪裡有不明瞭的?
紂皇冷嗤道:“你一心向往聖人之道,卻來告訴朕,商人助西岐抵禦戎狄,太伯、仲雍卻挑撥外族,將制銅之法傳授與他,使他連年掠奪中原百姓,弄得殷商、東魯民不聊生,盤古開元至今歷代有哪個聖人會做這等事情?”
伯邑考哪裡能回答這等問題,他本就不是那種善於顛倒是非、虛偽作態的人,此時被紂皇逼問著,莫說與他爭鋒相對,連正視對方都已經不能!
他是一諸侯世子,近年來西岐也受過戎人幾次進攻掠奪,自然最是明白身為上位主君者最忌恨的事情莫過於外族來襲,那裡通外國的更是誰人都能唾棄於他、殺之後快的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