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慶就會被著意描述的“蔡元培時代的北大”,早已是北大人的一個美麗的夢,一種“雖不能至,卻心嚮往之”的精神境界的象徵。——今天我們紀念北大百週年校慶與蔡元培先生誕生一百三十週年,必須清醒地意識並正視這一點。
1998年3月6日寫畢於燕北園
北京大學教授的不同選擇(1)
北京大學教授的不同選擇
——以魯迅與胡適為中心
我們要說的是發生在北京大學的故事。不知道有多少同學參加過前年的北大一百週年校慶,那時講了很多“老北大的故事”:主要講五四時期,也就是北大最輝煌的那段時間的故事;在我看來,這些故事在某種程度上都被神化了。這也很自然:面對現實的北大許許多多的問題,人們談論過去的輝煌,也就是對自己心目中的北大理想的一種追尋與堅守。我們今天要繼續往下講——不講五四這一段,而是講五四之後的老北大的故事。既然是講故事,我姑妄講之,大家就姑妄聽之。——作為今天的北大學生,聽聽當年五四之後北大教授的不同選擇,或許是饒有興味的。
五四時期北大的教師是分為兩派的,即所謂“新派”和“舊派”;在蔡元培“相容幷包”的思想指導下,兩派相爭也相互制約,達到某種程度的平衡。我們今天講的是新派教授內部的不同選擇,連蔡元培自己也捲入其中。而北大教授的不同選擇,在某種意義上也意味著中國知識分子在五四之後的分化:北大在五四時期是整個思想文化界的中心,北大教授的分歧,影響自不可低估。我們的討論以魯迅和胡適為中心,他們都是五四新文學的主要人物,對青年學生都有重要影響,他們之間的矛盾和衝突當然也就格外引人注目。
(一)
在講他們的不同選擇之前,我想先講一下五四時期當年他們是怎樣相處的;我們先來感受魯迅與胡適。
北京大學教授的不同選擇
論北大
先說魯迅怎麼會來到北大,這就需要說說他和蔡元培的關係。他們倆是紹興的小同鄉。據蔡元培回憶,他大概是1907年在德國留學時,第一次從他弟弟的通訊中知道了周氏兄弟的名字,就引起了他的注意。後來,蔡元培當了中華民國的第一任教育總長,他就接受了許壽裳的建議,把魯迅請到###在教育司裡工作。後來國民政府從南京遷到北京,魯迅也隨之到了北京,後來任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曾負責整頓、建設京師圖書館(今北京圖書館),籌辦歷史博物館,並且是蔡元培的“美育代替宗教”思想的有力支持者和實踐者,在###主辦的“夏期美術講習會”裡,魯迅先後四次講“美術略論”。最後一次講時,那天下著大雨,魯迅去了之後,竟沒有一個人來聽。魯迅還寫有《擬播布美術意見書》,這是他早期的美學思想重要部分。魯迅還籌辦了全國兒童藝術展覽會。1917年,蔡元培主掌北大,聘請了一批教授。周作人於1917年4月份先來北大,在魯迅協助下開設“歐洲文學史”等課程;1917年8月魯迅應蔡元培之約,為北大設計了校徽,至今還在用:中間是一個人,兩邊是兩個人的側影。魯迅是1920年12月24日才來北大擔任講師的。當時有個規定:兼課的教師只能擔任講師,不能聘為教授。魯迅在北大主要上兩門課:一門是“中國小說史”——這在中國大學中文系教育中尚屬首創;後來又講“文藝理論”,以《苦悶的象徵》為主要教材。魯迅上課是非常受學生歡迎的。據當年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