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80後出生的中國女孩兒的關係處得比較維妙,本以為經過和我的這麼一場昏天黑地的風花雪月,中國的基本的大事小情都已經能遊刃有餘地對付了,可實際情況卻是很不樂觀,累心,累腦。
久美子到了中國之後知道並掌握了有關形容中國的80後一代的諸如小皇帝小公主這樣的詞語,具體含義在實際生活裡更是足足體味。據她宣稱,是否帶有感*彩我無從考證,反正那*女孩兒把她攪和得夠嗆,尤其受不了的就是二人的“自我中心”這一點,個性強,能力強,不受領導。
“我真服了她倆了,個性一個比一個強,管理起來真是難辦。”
久美子說大多數的時候,在工作上如果出現失誤或者錯誤的話,二人總是有這樣一番或者那樣一番的說辭,第一反應就是把自己摘個乾淨,特別強調外界和客觀因素,老老實實地接受指導是件頗為勉強的事情。
“是不是你考慮多了。我就不信,她倆一對剛畢業的大學生,啥都不懂,還能越犯錯越理直氣壯不成?”作為80後的一員,我當然要替兩個女孩兒說話;也許就是久美子的個人成見也不好說,天氣熱,她人也熱,心更熱。
“工作能力沒得說,學起東西來也特別的快,但就是對於“組織”這一觀念疏遠。”
哦,原來是這麼回事啊。相對於日本人強調的組織觀念和平均主義,我們這一代被冠以80後的中國人也許骨子裡確實個人的東西多了些,誰叫咱們打出生起就是單個呢,從兒時起的教育也是以出人頭地為主,這還真不是久美子瞎說。
“你呀,白瞎了已經在這邊生活了這麼長的時間了,怎麼能不理解呢;再說了,在你的眼裡是缺點,在別人看來,也許還是優點呢。”
“唉。我也沒料到,這實際在一起工作,真的有那麼多的差異。”最後,久美子只能選擇認命。
其實諸如此類因國情各異而導致的行為差距和理念不同,也是像久美子這種生活在異國他鄉的人的人生閱歷中有趣味的部分,即使是鬧情緒的地方,事後想來也是挺值得回憶的,就看個人怎麼具體對待了。我也一樣。遇見久美子這樣一個外國女子,相處中自然也是有快樂也有衝突,有歡聲笑語也不乏黯淡陰霾。一切都是生活的組成部分,咬緊牙關好好享受吧。
我和久美子各自的牢騷發得都不是部位,彼此的撒嬌作態起了反效果。
季節來到了盛夏,大街小巷的個別的女性朋友把最*的著裝拿了出來,從各個角度刺激廣大男性朋友的官能,君子小人都跑不了這一關的煎熬,誰要說不左顧右盼那純粹是扯淡,想要佔領道德高地的頂峰,卻忘記了其實是光著屁股在那裡上竄下跳。
我覺得我還是處於一個初級階段,心裡還沒有放開,見識和經歷都需要磨礪。什麼時候能做到即使對面走來一個波濤洶湧的*異性仍能堅持做到脖子扭轉的角度控制在90度以內,那麼可以說離成功就不遠了;從90度到180度則說明火候還差許多,離修成正果還有極為遙遠的路途要走;當然,如果這兩種情況都不是,而是脖子轉動的角度小於10度或者大於180度,那麼就很有必要接受心理呵護了;也當然,要是練就的是脖子不轉,光眼珠子轉,或是眼珠子也不轉,心眼子轉,那麼整個人生就難測了,要麼是大富大貴的不同凡響之人,要麼是妖魔鬼怪的禍國殃民……
小露的肚子大成了個球,我十分懷疑是不是雙胞胎,要不然怎會鼓成這般模樣。林躍也擔任起家夫的角色,除了白天到處尋找合適的房源買下炒炒之外,最善長的就是熬和燉,熬各種各樣的湯,燉各種各樣的雞,怎麼有營養怎麼來,大骨頭棒,老母雞,大公雞,烏雞,農村土雞,提前讓待產中的小露坐上了月子。
我和久美子去二人的公寓看望“行動不便”的小露,一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