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善於抓住機會,多鐸連番被噴也就成為了必然,十五貝勒怒火衝頂,雙腿下意識的輕磕馬腹,就要衝出陣去,好在多爾袞一直都在盯著看,見多鐸中了對方激將之計,一把拉住對方韁繩,將人拽了回來,同時朝著周圍兩個正白旗的牛錄喊道:“主辱臣死,你們就這樣看著不成?”
後金是不存在主臣的,有的只是更加深刻的主奴關係,兩個牛錄也是氣得牙根癢癢,只是一時間沒有轉過腦子,被多爾袞這麼一提醒,總算是猛醒過來,立刻帶著兩千兵馬攻了上去,見手下奴才已經出陣,多鐸即便再按捺不住,也只得留在原地觀瞧,只等著宋慶親自殺入陣中,他便要衝過去報仇。
可這一切全都是建立在宋慶親自殺入陣中的情況之下,在多鐸的想象當中,宋慶應該是那種鰲拜式的勇將,每次打仗都會衝鋒在前,事實上宋慶從前也一直是這麼做的,只是他現在改變打法了,尤其是在火銃部隊愈發強大之後,直接衝陣無異於對火銃和火炮的浪費,因此他很輕鬆的撥轉了馬頭,回到了軍陣之中,將頭盔往親隨手裡一扔,笑呵呵的看起了熱鬧,確切的說是看起了槍斃表演。
兩千多包衣蜂擁而上,裡面有五十多個真夷作為核心,快速向著宋慶的軍陣衝鋒而去,隨後他們看到了對面陣中那些黑漆漆的鐵墩子,有些見識的知道那是火炮,已經下意識做出了規避動作,沒見識的則依舊傻乎乎的悶著頭衝,還在琢磨為何不見對方的弓箭手出現,直到黑乎乎的炮彈在劇烈轟鳴聲中飛起,朝著他們這邊直勾勾的砸了過來,很多人甚至還沒反應過來,便已經稀裡糊塗的死掉了。
依舊是十二門大炮,跟打流寇的時候一樣,這些漢人包衣的戰鬥力倒是比流寇強不少,但對上鋼鐵之後的效果也沒什麼差別,都是串糖葫蘆似的死人,骨斷筋折,血肉橫飛,死相跟流寇一般無二。
有人開始退卻了,這陣勢他們前所未見,在遼東打仗的時候,關寧軍倒是也會用炮,但那種炮都是放在城上的,他們好歹還有盾車可以遮蔽,如今這野戰上頭突然漫天飛炮彈,初次見到這種場景的人確實容易緊張,可隊伍中的真夷卻始終咬著牙在後面叫罵,見到誰稍有退卻之意,立刻就是一刀背伺候,包衣們也只能繼續往前面衝,直到他們抵達十五丈開外的那條生死線,聽到閻王爺炒黃豆的聲音。
從這聲音一出現,就成為了雙方的焦點,徐州兵這邊是關注殺傷力如何,後金那邊則是在判斷這是個什麼東西,很快有人發現這東西他們見過,就是遼東明軍們有事沒事時候拿出來的火銃,但從來沒人把這個當回事,因為這東西確實是沒有過什麼輝煌戰績,唯一的亮點就是宋慶在大淩河的那次使用,稍稍給後金方面造成過一些殺傷,想不到這次故技重施,還拿著東西出來打仗。
多鐸在笑,心中也下意識出現了鄙視情緒,在他看來男兒大丈夫打仗,就該是刀槍劍戟斧鉞勾叉的較量,使出這玩意來純粹是恥辱,而宋慶明顯就是墮落了,估計是太過優渥的生活讓其喪失了武勇之風,沒看他都不敢親自出來交戰了,只能躲在這種老遠看著,看自己的手下用這破玩意來對敵。
但是沒多久,他就笑不出來了……
第四百六十章 火銃之威
感謝淚落紅塵5的打賞,感謝許仙兄的催更票~
對於火銃的瞭解,以及對這種武器將來的普及程度和殺傷力,沒有誰比宋慶更加熟悉了,現代人除非是對冷兵器感興趣的,否則只要說起戰爭來,第一個反應基本上都是槍,稍稍對槍械歷史有些瞭解的,就會知道最早成型的槍械叫做火銃,或者叫做火繩槍之類,也就是目前徐州兵所用的武器。
燧發槍現在已經有了雛形,但因為齒輪造價還比較昂貴,宋慶沒有大規模的武裝,只是造出了十幾杆來讓工匠們繼續琢磨,而他的火銃大隊則全部使用做工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