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榮生,都是目前還沒出師,正在跟著他抄方學習的。
宋承明主任和王建軍都是醫生,也不喜歡講那些虛的,坐下之後宋承明主任直接進入了正題。
他先誇讚了一番王建軍的治療效果,然後說道:“癌症晚期的治療目前西醫的所有方法效果都很有限,我這次來見您,也是想要了解一下,您的治療方法效果能夠穩定嗎?”
雖說現在他已經見到兩個成功的案例了,但兩個成功的案例自然是遠遠不夠的,即便王建軍只治療了兩個癌症晚期患者,成功率相當於百分之百,那也不夠,因為樣本數量太少了。
宋承明主任的說法顯得有點外行,但他本來就是外行,王建軍也能聽明白他的意思,沒有掰扯這個問題,沉吟道:“算是穩定吧,我並不是專門治療癌症的,但目前我收治的十幾個癌症晚期患者情況都有很大的改善。”
如果拿來寫論文,十幾個案例發表可能是可以發表的,但拿出去說服力當然還是不太夠。
不過宋承明主任又不是為了寫論文,至少暫時還不是,因此這個結果已經足夠讓他滿意了,他果斷道:“這就足夠了,這說明您目前所使用的治療方法對癌症患者是切實有效的。”
王建軍:“……”
王建軍還是沒忍住說道:“我們中醫治療一種疾病也並不是使用固定的治療方法,每個人的體質和辯證不同,同樣的疾病也需要完全不同的治療思路。”
宋承明主任:“……”
不懂,不理解……
他知道不同的病人情況不同,治療方案肯定需要調整,就像是他做手術一樣,同樣是切肝考慮到患者肝臟結構的不同,也需要對手術方案進行微調。
但是,同樣的病連治療思路都完全不同,那就有點超出他的理解範圍了啊。
就好像一個人明明是肝臟長了惡性腫瘤,結果手術方案卻是讓他切胃一樣離譜!
而且西醫的培養方案其實是高度特異化的,別說內科醫生基本做不了外科手術,外科醫生也幹不了內科醫生的活,就算是同為外科,如果不是宋承明主任始終堅持搞大普外,導致普外科的活他都能幹。
否則一個專門搞肝膽的醫生,你讓他去做肺部的手術,是肯定做不明白的。
同樣的一個專門做心胸外科的醫生,讓他做肝膽的手術,他也是做不了的。
不過算了,這不重要。
宋承明主任知道自己不懂中醫,也沒打算現在去搞懂,這顯然也是不現實的。
他誠實地說道:“我不懂中醫,但總之您現在有可靠的方法可以治療癌症晚期的患者,我可以這樣理解吧?”
王建軍心道:方法一直有,只是沒有藥效足夠的藥材。
不過他也覺得解釋起來太累,便點頭說道:“大概可以這麼理解。”
宋承明主任於是繼續說道:“您治療過的兩個患者,都達到了手術指標,身體狀態還算不做,手術前不需要太多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