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部分

不敢過於冒險參戰,那麼德國只需要向英國保證,戰後恢復比利時的獨立和中立那麼就足夠。

如果英國參戰,那麼依然不是問題,英國人就算把自己島上的十來萬陸軍部隊派過來,在優勢德軍面前也沒什麼太大作用,只要法國投降。英國人也不會過於糾纏。

且不說施利芬對歐洲攪屎棍的惡劣程度的低估,單單對比利時可能的抵抗都顯得過於理想化。

施利芬計劃要求快,計劃的每一個步驟的執行都不能出錯,一個環節出錯就會導致整個計劃的執行脫節,鑑於英國參戰的可能性與戰爭時間成正比,因此施利芬晚年一直強調計劃的關鍵在於大力加強右翼,以重兵投入來縮短戰爭時間。

然而這就成了日後施利芬的推崇著用來攻擊其繼任者小毛奇以及威廉二世理由,因為小毛奇在後來實施施利芬計劃的時候。並沒有加強右翼,反而抽調了大量兵力用來在左翼和法軍對峙。導致了右翼的進攻力量不足。

因此有人攻擊因為威廉二世害怕法軍攻入德國本土,作為皇帝侍從武官出身,沒什麼太大能力,只不過因為聽話才能坐上總參謀長位置的小毛奇自然要保證左翼不被法軍突破,因此沒有魄力繼續加強右翼,最終導致了施利芬計劃的失敗。

更有甚者認為是海軍的發展擠佔了德國可以用來發展陸軍的寶貴國力。如果不發展海軍,德國就能有更多的陸軍,這樣戰爭初期的法國就更加難以招架,這又是威廉二世和提爾皮茨的鍋。

但是實際上1913年德國國防開支僅佔國民收入的4。6%,德國並不是沒有更多的餘力可以壓榨。畢竟德國當時還是以發展為主,不可能學日本人那麼喪心病狂。

真正的問題是,以當時的後勤條件和戰場空間,德國人根本沒可能在那個狹窄的地帶投入更多兵力了,再增加投入兵力,那麼大軍擠在那裡只會造成擁堵和混亂。

利德爾哈特在《戰略論》中這樣說到:“讓過多的部隊透過一個有限的空間實施迂迴,如果不是小毛奇削減了右翼兵力,任其數量更多,那麼隨著部隊的深入突進,其境況還將更壞。”

因此約亨對施利芬計劃一直以來都是不大感冒的,在約亨心目中更看好的是老毛奇當年制定的西守東攻的兩線作戰預案,當然老毛奇並沒有辦法預料掉俄國人只要受到的損失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因為國內問題而崩潰。

老毛奇的想法是戰爭初期在兩線都採取守勢,在他看來,法國人的目標在阿爾薩斯和洛林,只要德國能挫敗法國人的企圖並且重創法軍,那麼法國政府就將背上率先發動戰爭,並且還吃了大虧的無能名聲。如果不想政府垮臺,法國人就會求和,剩下的事情就是外交官和政治家的事了。而從西線抽身的德國,就能夠看情況給那個不識好歹的俄國人一個教訓了。

相比之下,老毛奇的想法雖然可能也有些理想化,但是他留下了一個可以外交解決的餘地,而不是一場你死我活的世界大戰,而且就演算法國人不那麼識相,約亨也是認為先逼俄國發生革命比徹底滅了法國更容易一些。

但是隻要施利芬還在總參謀長的位置上坐著,約亨就不能隨意插手總參謀部的作戰計劃的制定,這是對施利芬的權威的挑戰,同時也會讓容克軍官團對這種插手感到不滿,而施利芬也不是那個聽話的小毛奇。

所以約亨只能在一些細節方面對施利芬提出建議,比如突擊隊戰術,比如彈幕徐進,但是想對施利芬計劃進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