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山也就稍稍加速,看來張連娣也算成手了,大解放放在村裡暫時也是閒著,不如叫她先跑跑運輸?
一輛車跑運輸,還是少了點,不如去春城那邊進幾車年貨,年前這段時間,就在村裡組織個趕集隊,各個公社趕大集。
一路上這麼琢磨著,接親車就到了公社,路上的人都瞧稀奇:這年頭,用吉普車和小轎車接親的,還真不多見。
難道男方是縣裡的,不知道是誰家的姑娘,真有福氣。
出了公社向東,又跑了十多里,這才到達前進大隊,新媳婦的孃家,就在這裡。
村裡也挺熱鬧的,尤其是看到戴著大紅花的兩輛接親車,前進大隊的這些村民,都被唬得一愣一愣的。
“老王家的二丫頭,找的不是夾皮溝的嗎,聽說那屯子不是老窮了嗎?”
“你那都是老黃曆了,人家那種大棚都發了,聽說上幾天把蔬菜賣到春城,家家都分好幾百塊呢!”
一百多塊錢,傳到這裡,就變成了好幾百塊,果然是應了那句老話:十里地沒準信。
然後就是一陣羨慕聲,家裡有適齡姑娘的,也開始琢磨,是不是託媒人去夾皮溝看看。
農村就這樣,誰的潛意識裡,都有嫌貧愛富的心思,誰不希望嫁出去的閨女,能過上好點的日子?
接親的隊伍下了車,一個個都昂首挺胸的,感覺臉上有光,車斗上的那些村民,也聽到了前進大隊這邊的議論,心裡當然美滋滋。
熱熱鬧鬧好一陣,這才把新娘接上吉普車,連同張大江,還有新娘的弟弟壓轎,正好一車四個人。
劉青山瞧瞧新娘子,眉開眼笑的,看來對張大江搞出來的這陣仗很滿意。
剩下的孃家客,全都上了大解放車斗,都坐滿了。
兩輛車一前一後,順利返回。
夾皮溝那邊,也都做好準備,鞭炮都用杆子挑起來。
旁邊還圍著一群小娃子,準備放完鞭炮,上去撿漏。
“回來啦,回來啦!”
不知道是誰吆喝一聲,遠遠的,就看到一輛吉普車向這邊開過來。
“準備放炮仗!”
還真有手快的,直接就把菸頭戳上去,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響成一片。
等到鞭炮放完,吉普車也開到跟前,大張羅最先發現不對勁:車頭上沒掛著大紅花啊?
在透過車玻璃往裡瞧瞧,坐著兩個不認識的年輕人。
大張羅使勁一拍大腿:“放早啦,放錯啦,不是接親的車!”
大夥也都一愣,這種情況,還是頭一回發生,以前用馬車,速度慢,能瞧清楚,當然不會出錯。
“這咋整啊,家裡沒鞭炮啦,迎親不放鞭炮,孃家客不挑理才怪呢,搞不好要把新娘子給拉回去。”
大張羅也急得直冒汗,他幫著別人家張羅事兒,從來沒出錯,怎麼到自個家就出狀況了呢。
“問問誰家有鞭炮,先拿來應應急。”
柺子爺爺臨危不亂,他早上還真聽到誰家鞭炮響了。
“是我和山杏放的,我家還有小洋鞭呢。”
小老四也在這邊看熱鬧,立刻舉手報告。
“那趕緊派人去取了,小洋鞭就小洋鞭吧,總比沒有的強。”
大張羅連忙派個半大小子去取,多取幾掛,接到一起,先湊合用吧。
吉普車裡的兩個年輕人,也有點發蒙,其中一個濃眉大眼的說:“這麼熱情,還放鞭炮歡迎?”
另外一個瞧瞧大門口貼著的紅紙喜聯:“應該是人家結婚,錯把咱們當接親的了。”
“這事弄的,還是下去道歉吧,這裡應該就是那個夾皮溝了。”
濃眉大眼的青年下了車,等大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