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則叫杈子,梅花鹿的鹿茸,則叫花杈子。
這個幹杈子估計得有好幾斤,上面七岔八岔的,分出來好幾個分叉。
雄性梅花鹿的鹿角,起初都是每年分一個叉,一般長到五六個杈子,就不再多分了。
所以有經驗的人,一瞧鹿角,基本上就能判定梅花鹿的年齡。
這鹿角是很好的裝飾品,掛在牆上,絕對講究,不過單隻的話,就有點不倫不類了。
劉青山於是就在附近繼續搜尋,希望能找到另外一隻角。
他聽師父講過:梅花鹿在春天褪角的時候,通常會找一棵帶杈的大樹,就像眼前這棵,從根部就分出來兩個大枝杈。
然後梅花鹿就會把鹿角伸到樹杈中間,使勁一別,伴著咔嚓一聲脆響,頭頂的鹿角就會掉落。
這個過程可能會稍稍有些痛苦,不過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這也是它們必須承受的。
鹿角是梅花鹿的防衛武器,褪去舊角,新茸還沒長出來的這段時間,它們的自保能力大大下降,也是鹿群最危險的一段時間。
所以一般梅花鹿褪角,都會選擇比較寂靜安全的場所,而且每年都會在這裡褪角。
偶爾有人運氣好,就能發現這樣的地方,那麼就能收穫很多幹杈子,發一筆小財。
因為鹿角不僅僅能做裝飾用,同樣也是藥材,雖然不如鹿茸貴重,但是土產公司也同樣收幹杈子。
最大的功用,就是熬製中藥鹿角膠,是補氣補血的良藥。
劉青山在周圍搜尋好一陣,功夫不負有心人,還真在一棵大樹的樹杈子上,找到了另一支鹿角。
因為跟樹杈子混在一起,所以要是不細看,還真發現不了。
湊成一對兒,長短和分叉都非常對稱,確定是一隻梅花鹿所產無疑。
劉青山當然樂得合不攏嘴,這東西無論是自家裝飾,還是當禮物送人,都是能拿得出手的。
看到幹杈子,他就不由得想起了鹿茸,不知道經常去家裡蹭吃蹭喝的那群梅花鹿,裡面的公鹿,能不能老老實實叫他們割茸。
想到這裡,就跟著師父比劃一番,啞巴爺爺卻笑著搖搖頭,照他的意思:時候未到。
就算硬逮住幾隻,割了鹿茸,估計以後都再也不會去了,也就永遠失去機會。
這一點劉青山還是拎得清的,堅決不能為了眼前利益,前功盡棄,看樣子今年是割不成鹿茸嘍。
不過啞巴爺爺瞧見劉青山拿著一對幹杈子,喜得眉開眼笑的,就跟他做了一個手勢。
劉青山立刻滿眼驚喜:“師父,你說這玩意山上有得是?”
啞巴爺爺笑呵呵地點點頭。
“師父,那咱們現在就去,多弄幾副回來!”
劉青山大喜,說完了才覺得不妥,訕訕道:“還是等忙完這個採收季,咱們爺倆再去吧。”
這邊的林子都有東北虎出沒了,雖說沒有傷人,但是野生動物的心思,誰又能猜得透呢?
萬一哪天心情不好,真咬傷幾個咋整啊。
啞巴爺爺也欣慰地點點頭,覺得這個弟子,還是能分得出輕重的。
於是爺倆繼續巡邏,劉青山兩個肩膀上,各自扛著一支幹杈子,嘴裡還哼哼著歌謠:
“大王派俺來巡山啊,俺把山林轉一轉……”
跟著師父,行走在山林中,劉青山整個身心,似乎都變得年輕起來。
他真的很享受這種感覺,享受這種生活。
就在他身心愉悅地跟隨著師父,穿行在山林的時候,忽然腳下一絆,撲通一下,摔了個大馬趴,兩隻大鹿角,也被甩了出去。
劉青山從地上爬起來,拍打一下身上沾著的松針和樹葉,忍不住摸摸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