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口岸的重新開放,東山村那邊的臨時據點自然也取消,只是偶爾用來運送一下比較機密的物品。
但是東山村的村民,都來到這邊,繼續幹著裝卸工的差事。
“老汪,俺丈人家裡都挺好吧?”李鐵牛伸出大巴掌,拍拍老汪的肩膀。
“好著呢,都好著呢。”老汪笑嘻嘻地答著,看到劉青山他們,那是真的親。
劉青山朝他揮揮手:“一會再聊,我們先查一件事,大前天往對岸運送一批火腿腸,把出貨單啥的都找出來,看看是誰經手的。”
“老大,你說別的俺不知道,那批過期火腿腸啊,是我送過去的。”老汪還不知道咋回事,大大咧咧地說著。
這下可不得了,隨行的那些商人,立刻議論紛紛,臉上也都露出不屑之色:明知道是過期食物,還照樣運過去,這龍騰公司,也是鑽進錢眼兒了。
旁邊的丁山一聽就火了:“老汪,你怎麼搞的,咱們公司的規定你忘了,過期貨不能賣的!”
汪玉峰滿臉不在乎:“嘿嘿,丁老大,你聽俺說呀,那批貨剛過期幾天時間,咱們這邊儲存的溫度有低,吃了啥事沒有。”
丁山氣得一跺腳:“湖塗,這麼幹,會砸了咱們龍騰的招牌你知道嗎!”
“咱們自個人吃,又不是賣錢,砸啥招牌?”老汪有點蒙。
“到底是怎麼回事?”劉青山瞧出來,這裡面好像還有玄機。
汪玉峰就解釋說:“咱們這邊,不是有不少人在那邊工作嗎,毛子那邊物資緊張,俺就把這批火腿腸運過去,給他們改善伙食。”
汪玉峰說的那些人,就是協助喀秋莎開設商行的,也都是龍騰在這邊的老員工,會講俄語,而且精明強幹。
喀秋莎的商行,現在已經有五六百人的規模,分佈在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大城市裡。
組成人員,有喀秋莎招募的,也有龍騰這邊的,還有不少是從米國那邊來的,小李和老巴派來幫忙的。
聽了汪玉峰的話,無論是侯三還是丁山,都暗暗鬆了一口氣。
而其他商人則又是一陣嗡嗡,還是那位王家明站出來,提出質疑:“這也未免太巧了吧?”
其實不少人心裡都是這麼想的:肯定是有人先跑過來通風報信。
劉青山則心中大定,叫人把當日的出貨單都找出來,大夥當眾翻看。
在前天的記錄中,果然沒有這批火腿腸的名錄。
“誤會,呵呵,都是一場誤會啦。”
王家明連忙將話頭拉回來,而劉青山則順勢說道:“我們龍騰以前就立下規矩,出口假冒偽劣產品,十倍賠償。”
“我也希望,我們所有人都能遵守這個原則,共同維護我們的形象,這才是長久之計。”
“要是有人心存僥倖,那就是我們大夥共同的敵人,這種害群之馬,必須清除!”
說到最後,劉青山的語氣已經變得十分嚴厲。
他都想好了,到時候就以龍騰牽頭,聯合商人,向當地市政府作出承諾。
相信以龍騰的影響力,市政府方面,也會大力整頓市場。
做買賣,你情我願,只要不湖弄人,你用罐頭換飛機,那是本事。
相信只要維護好這個市場,生意就會長久下去。
大夥都一as頭,而有些人則心裡暗暗叫苦:他們手裡的商品,有些質量都不過關,真要是被查出來,只怕要成為眾失之的。
還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啊。
人家龍騰已經證明了清白,再呆下去也沒啥意思,眾人便紛紛告辭。
等外人都走了,劉青山就找到丁山:“派幾個人去摸摸底,那個叫王家明的,是什麼來頭。”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