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9部分

國是一個彈丸小國,根本就沒有多少兵力,還得北征軍打主力。而北征軍裝備了坦克、運輸車、自行火炮和大批摩托車等軍械,是名副其實的機械化部隊,他們將成為蒙古騎兵的噩夢。

經過數月的準備,華歷九年四月十五,十萬徵北軍兵分三路越過阿爾泰山,直接殺入西波爾地區。東路軍向貝加爾湖方向橫掃,西路軍向裡海的方向橫推,而北路軍則一路直殺向烏拉爾山脈。

十萬人由第二集團軍總司令趙全節指揮,隨著周天壽淡出軍隊系統,他也就成都了軍隊的頭號元老,這一場戰爭也非他領導不可。

北征軍兵分三路,軍力最大的是北路軍,有五萬人,其次是西路軍,有三萬人,最少的是東路軍,有兩萬人。兵力雖然看起來少,不過兵貴精而不貴多,幾萬訓練有素的機械化部隊,就算是遇到十萬蒙古騎兵,也可輕鬆應對。

面對來勢洶洶的北平軍,原本不屬於金帳汗國治下的蒙古各部放下了往日的恩怨,團結起來應對,金帳汗國控制的區域幾乎橫跨整個西伯爾地區,甚至還積極地與昔日的仇敵帖木兒帝國聯絡,組成聯盟共同應對北平軍的侵入。

雖然帖木兒帝國被北平軍狠狠地打擊過幾次,不過還是能動員二十幾萬軍隊的,而金帳汗國幾乎全面皆兵,雖然不復往日光輝,不過收收攏攏還能拉出十幾萬的軍隊。兩國合起來有近四十萬軍力,按理說兵力佔優。

不過,理論歸理論,實際上卻是另一回事,金帳汗國發現北平軍大舉北進時,還沒來得及向帖木兒汗國求救,阿爾泰與裡海之間的區域就被北征軍西路軍突破,直接把帖木兒帝國的軍隊攔在了南線。

帖木兒帝國的軍隊無法北上支援,金帳汗國頓時就陷入了孤軍作戰的頹勢之中。四月十六日,一支三萬蒙古人組成的騎兵部隊與北征軍的中路軍在阿爾泰山北麓的一條大河畔遭遇,戰鬥只是進行了一天,三萬騎兵就被鋼鐵洪流打垮,數千人被打死,近兩萬人投降,還損失了大批戰馬,只有少數幾千人逃回去報信。

首戰中三萬大軍才打了一天就崩潰,蒙古各部聽到這個訊息,震驚之餘更是惶恐,他們終於體會到了昔日被他們祖先橫掃的諸國的心境,那是何等的無助與淒涼。現在風水輪流轉,輪到他們變成牛羊一般被在獵殺了。

然而,金帳汗國的大汗不剌汗卻沒有就此降服的意思,因為他知道,投降雖然能保住小命,也會被貶為最低賤的奴工,要足足幹夠五年的勞役才能恢復自由身,而他身上流著成吉思汗的血脈,寧死也不願受此侮辱。

五月初七,不剌汗糾集了蒙古各部十二萬騎兵,以及從轄地中徵好的二十多萬民兵組成抵抗軍,並離開了首都薩萊,親自出徵北平軍。五月十二日,不剌汗軍與徵北軍西路軍在裡海附近遭遇,一場遭遇戰就此展開。

由於西路軍只有四萬兵力,敵我懸殊,所以負責指揮的王盡忠中將並沒有與來敵正面對戰,而是將軍隊分成三部分,相互掩護後退,很快就把戰線拉開。而裡海的西邊多是茫茫戈壁,鮮有綠洲,以騎兵和步兵為主的不剌汗軍很快就陷入了缺水的困境中。

而西路軍大量裝備有摩托車,在戈壁灘中也能快速行進與後撤,再加上每一個營都備有運輸車,補濟自然不成問題。

西路軍邊打邊退誘敵深入的同時,趙全節業已收到訊息,並帶領北路軍以最快的速度向前推進,他們不是來支援西路軍,而是一路向西北進發,直逼不剌汗的老巢——薩萊城。

薩萊城位於裡海西北部,伏爾加河下游的一座大城,是東歐平原地帶的入口,控制了這裡,就能將手伸進東歐。數年前,這座城市曾被帖木兒佔領,現在不剌汗空巢而出,城內根本就沒有多少守軍,正是突襲的最佳時機。

這不,趙全節把手下的軍隊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