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6部分

能付得起嗎?”

“這個。。。”方孝孺頓時無語,因為如果真按徐輝祖所說的那樣,一個學員要花幾千銀元,以明朝現有財力,根本就供不起幾個留學生。

“算了,既然是兄弟之邦,這點錢不收也罷,免得傷了和氣。不過每年大學限收十人,中學限收五十人,小學倒也不限,入學先要透過入學考試,通不過就別怪我們不收。所以我還是那句,派優秀的學員來,我可不想把我們重要的教育資源lang費在庸才的身上。”

“是,我方定選取最優秀計程車子北來。江南地大物博,歡迎貴國到我國興辦實業,我國定給予政策優惠。”方孝孺又道。

“我國是法治國家,憲法制高無上,憲法中明確規定:公民私有財產受法律保護,神聖不可侵犯。同時還有很多配套法律,保證僱主與僱工的合法權益,貴國現在還實行人治,君權至上,詔令朝令夕改,國民的人身與財產安全都沒有保證,我國公民可不敢到貴國去投資或就業。”

萬磊掃了明來使們一眼,又道:“為了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希望貴國能早日完成君主立憲,變人治為法治,營造一個公平有序的法治環境,公民的人身與財產安全都有保障,自然就有人願意到貴國去投資,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貴方請放心,我方定早日設立憲法,行法治。”方孝孺忙保證道。

“這就好。”萬磊嘴上應著,心裡卻冷笑道:“早日立憲法行法治?才怪!”

第388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八)

五月二十二,《華明邦交正常化宣告》簽署與發表,大華民與與大明帝國正式開始建交,明朝在北平設立了使館,派出一名大使和九名副使,全權處理邦交事宜,最主要的就是派遣留學生的問題,至於其他方面的工作,壓根就沒法開展。

與之相對應的,大華民國卻沒有嚮明朝派出任何使節,明朝對此也略有微詞,不過萬磊以一個貴國是人治國家,無法保證我國使節的人身安全,我國可不會讓官員身陷險地為由,就把對方的嘴給堵死了。

總之就是一句話:不立憲,不把建文帝趕下臺,萬磊就不帶明朝玩。

外交工作無法開展,各種經濟軍事方面的援助就過不來,明朝廷的大臣的心也急啊。當然,憂國憂民只是一方面,他們也想搞真正的立憲,手上也好拿實權啊,所以五月二十五的早朝上,一份由數百名京官同時署名的“萬言書”就呈到了建文帝的面前,主要內容就是要皇帝加快立憲程序。

建文帝答應立憲,本來就是想拖延時間,現在百官齊上書,要求動真格的,他立時就急眼了,一面下令退朝,一面找黃子澄入宮商議對策。而明朝廷再次陷入一場大風暴之中,而這一場風暴的暗中推手,就是萬磊。

因為早在一個多月前,萬磊就派出一批精忠衛潛伏過江,在明朝中央與地方的要員中鼓吹立憲的好處,立憲一舉早就深入這些要員之心,而中央各部文官的集體人書,不過是前奏,後面還有很多人在保持佇列,總之各種請願書會不停地上,直接到建文帝逼跨為止。

除了上書之外,沿海沿江各省都有北平軍的特別工作人員潛入,他們不但鼓吹立憲,還鼓吹地方自治,甚至還與地方簽訂了售武密約,暗中支援各省建立可以與明朝廷抗衡的軍事力量,為分裂明朝而努力奮鬥著。

當然,這一切都是秘密進行的,而且萬磊不會對江南各省出售太多武器,江南各省的民兵組織也就勉強能與明朝對抗,是打不過北平軍的,萬磊可不會為自己培養強敵。

而正當建文帝為如何繼續忽悠百官而苦無對策之時,第二天的早朝上,以各部尚書為首的朝廷命官們又進入了第二波請願活動,這一次是要求建文帝頒佈預備立憲章程,並要求朝廷派上北上北平,考察與學習立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