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路外似乎就只有一個詞語可以解釋,那就是有恃無恐,能夠讓北方軍這般有恃無恐的當然是對方的步兵,加上多達兩個聯隊的輕騎兵在這時出現,馬丹利很快就推斷出對方的險惡用心。
派出的斥候很快就有了迴音,果然不出自己所料,左側翼和後方都已經出現了大規模的敵人步兵,看來對方打的主意也和自己一樣,也是想要借這一仗來拿下首功,只可惜他們碰上了自己。
戰況空前激烈,但一陣呼哨聲後,佔盡上風的西疆騎兵忽然間相互交錯掩護著向後撤退脫離戰場,並藉助精準的箭法再度讓不甘失敗的北方騎兵領略了遊牧民族的弓馬技藝。眼見得即將合圍的口子被狂野的遊牧騎兵一陣亂踏暴踩,原本就還未來得及站穩腳跟的步兵陣線立即就顯得有些散亂起來,如果不是第二師團接應得力,只怕第五師團的陣紅甚至有崩潰的危險。
眼睜睜的看著這一幫氣焰囂張的遊牧騎兵呼嘯著狂奔而去,只留下一地狼籍,高秋山恨得牙關緊咬,雙目如同噴火一般,但看一看騎兵聯隊的慘烈戰況,他一時間也無話可說,自己的部下已經盡了力,有些事情不是光靠拼命就能夠做到,他們能夠堅持到現在這種情況,也已經是相當不容易了。
祝文奎的臉色依然是那麼陰沉,但目光卻多了一絲滿意之色,他從來就沒有寄希望於兩個騎兵聯隊就能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但就憑這兩個騎兵聯隊的表現也值得欣慰了,應該說他們打出了北方軍的氣勢,沒有讓西疆人為所欲為,而真正要決定戰爭的勝負還是要靠步兵,步兵之間的比拼才是決定整個戰役勝負的決定因素。
只是這一仗看起來還差強人意,但祝文奎鄧知道自己一方的戰略時機已經喪失,不能夠搶在西疆軍進入雲中府城之前,奪下雲中府城,這本身就是一個失敗,在佔盡了先機的情況下依然一無所獲,這在戰略上已經輸了一著,下一場戰鬥要想扳回一局也許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數量上的優勢了,希望多頓人不要辜負殿下對他們的期望。既然這樣一個騎兵萬人隊出現在這裡,證明至少還有著兩個萬人隊騎兵就在這附近遊蕩,而這一仗已經將自己一方的路線清楚的暴露在對方面前,雖然現在面前只有不足六十里地就可以抵達雲中城下,但祝文奎相信,這六十里地只怕自己要想搶在西線軍前走完是不大可能了。
當無鋒得知北方大軍全面入侵雲中府之時,他就知道這一場期待已久的但又更希望拖上一段時間的爭霸戰爭終於不可避免的要攤開了,雖然司徒泰就在距離自己直線距離不足十里地遠的宅第裡,但我鋒相信對方此時只怕也是忙得雞飛狗跳。也罷,要來就讓它來得更猛烈一些,已經走到了這一步,這條道路便是有進無退,成亡敗寇,這句話不知道在無鋒嘴中唸叨了多久,到最後,無鋒終於還是下達了命令卡馬波夫率領第五軍團全面向雲中推進捍衛雲中獨立自治的地位。與此同時河朔和北原地區的西疆軍也全面進行戰爭動員,內戰烏雲已經籠罩在帝國北方。
第一百零五節 謀刺
就在雙方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時,帝都的媒體就像嗅到些什麼,也迅速分成了兩派開始為雙方的大戰作輿論準備。以《東方時報》、《帝國新聞》、《商業週刊》等媒體毫無懸念的選擇了支援西疆,從東海局勢的惡化到江南工商的凋零,從雲中民眾的慘狀到燕山多頓人的滲透,從大東洋上倭人的囂張氣焰到燕雲大土地貴族們的腐朽沒落,一下子似乎要鈄整個北方勢力種種醜陋之處全部曝光,而另一方面則是大張旗鼓的宣揚西疆如何捍衛唐族榮譽征服遊牧民族,如何在西方和南方開疆拓土打通商道,如何傳播唐族文化藝術彰顯唐族聲威,這兩相對比,讓民眾似乎一下子感覺這雙方的爭鬥誰是誰非一目瞭然。
而《每日快訊》、《唐河之聲》等保守勢力的橋頭堡則歷數李無鋒起家歷史,言語間隱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