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庭,以及他所在的鄉村,都會為此發生改變,決不是個只知道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結果。他們會用更有自信的步子邁向前方,而不會等著被社會淘汰,周益豪也相信他能更好地帶領這批,世界上最苦的一部分人走向成功,使得這個村莊發生的那麼多的悲劇,能夠不再發生。

第一卷 社會百態 第三十四章 借錢是價值表現

周益豪家在洪陸夏村裡可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位萬元戶,在那個萬元戶就等於是成功階層的社會來說,在農村裡,能留夠自己家裡人吃的糧食,能讓孩子上得了學,還能在年前給家裡採購一套新衣服,那麼這就是一戶不錯的人家。而農村人能蓋房子,除了極少數個,幾乎都是靠從嘴巴里節省了一輩子積攢的錢。21世紀初,不是還有一位研究生做了某個鄉的鄉長,有著書生意氣,用他的真情寫下了“農民真窮,農民真累,農民真苦”的3字真言。

周益豪打消周厚德也想建大宅子的打算,不是不讓他建,而是周益豪想為他接下來的規劃行動減少一些障礙。可能是手上有了錢,周厚德他們就覺得能住周益豪這裡,現在一家人也終於聚到一起,那晚讓周益豪心裡感覺特別的甜蜜。誰能知道他其實已經有近10年的時間,獨自漂泊,流浪的生活經歷呢。

周益豪知道88年的貨幣分房政策開始執行,在89年的時候,縣城會有較多單位開始出售單位店面和住宅,為了搞活單位經濟。同時地方政府也在當年制定了允許農村人購買城市戶口的政策,無非就是有了個比農民工先就業的權力,可當時的6000元一個非農業戶口購買政策,竟然迎來了很多農民的搶購。而此時的6000元能幹什麼呢?能在縣城最好的地段購買40多平方米的店鋪,或者小縣城裡的一套房子。

農村人用他們節省下來的6000元血汗錢,買了所謂非農業戶口後,沒有不後悔的。這個購買的戶口只是在當年進城裡工廠,起了一回作用,以後幾乎沒有任何用處,重新分田地時還被剝奪了農田的分配權。

周益豪當然不會讓他的父母做這個事情,前世的他想要回農村的戶口還不讓呢。但周益豪此時對城裡的店面是有想法的,他希望能把資金用在城裡買點店鋪或空地。

劉向學夫婦一直住到他請的假期結束才回省城,空閒的時間就和周益豪討論下學年數學教輔書的銷售問題,和以前的不以為然的態度,現在變成了積極主動,看來錢的效應是無限的,腐蝕能力也是一流的。

餘顏清看到他的外甥家能夠有了這麼大的場面,也是表現的很高興,聽周益豪留客的請求後,就一直留在了別墅裡。期間,周益豪試探性地提起,讓他擔任2個廠的對外公關顧問,沒想到他竟然答應了。雖然餘顏清都不知道後世的公關是什麼職銜,但是做過政府官員的理解力是很好的。於是呢可製衣廠和正陽服裝廠,就成了他退休後發揮餘熱的場地了,而周益豪知道這位舅公可是一直活到94歲的,並且腦子一直清醒,死前還能和人搓麻將。

餘顏清前世是一直呆在縣城裡過退休生活的,從來沒有到過周益豪村裡來看看這幾個外甥。

對餘顏清的前世今生的表現,讓周益豪明白了什麼是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碳難啊。也許這個就是社會的一種生存法則,不管社會的文明怎麼進化,生物的優勝劣汰都是存在的,也是不講情面的。可惜周益豪一直沒有明白這個道理,多年的學校教育,也沒有讓周益豪真正理解什麼是生存法則。而他的父母也沒有辦法教給他明白,真是悲哀的前生啊。

現在廠裡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僅僅三個月時間的一個季度裡,在周益豪絞盡腦汁,想方試法的選擇此時的合理避稅後,也給鄉里、縣裡、市裡上共交了近20萬元的稅款。當然好處也有,就是早答應要修的路,現在終於決定動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