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高句麗的人口也不少,這才是亂世之中最珍貴的資源。只要有人,就能創造更大的價值,徵兵,耕地,生產都需要人口。
冬天的第一場雪還沒有來臨,新羅、百濟兩國相繼覆滅。
這次,覆滅新羅的功勞被周倉搶去,覆滅百濟國的功勞則是落在了黃忠頭上。沒能搶到滅國之功的張遼和太史慈,自然是萬分遺憾。
至此,陸誠治下的土地,包括整個遼東、朝鮮半島,以及部分漠北,統治區域超過百萬平方公里,治下總人口達到了一百八十多萬。
當然,這樣的人口放在如今的大漢,還真算不上太多。
豫州,益州都各有700多萬人口,荊州有六百多萬,揚州有人口約500萬,徐州有人口約400萬,這些都是人口密集的大州。
即便是如今的幽州,也有二百五十多萬的總人口。
相比之下,陸誠治下的地盤還真算是地廣人稀了。
不過,遼東之地多山川丘陵,耕地面積的比例少一些,再加上氣候嚴寒,基本上每年只能種植一季,自然沒辦法和那些農業大州相提並論。
當然,用三四年的時間,就佔據這麼大的地盤,擁兵十幾萬,已經是相當難得的了。
進入冬季之後,遼東開始忙著重新安置百姓,治理地方,徹底收服新羅、百濟、高句麗三國。
首先,讓這三個國家的百姓完全漢化,從語言文化到生活習慣,都給他們糾正過來,讓他們忘掉以前的國家,完全認可漢人的文化。
並且,陸誠還鼓勵遼東將士們迎娶這三個國家的適婚女子,鼓勵百姓來往通商,遷徙,加快民族融合的過程。
再次度過一個漫長的冬季之後,時間也來到了中平五年(公元188年)。
中平五年二月,中原各地殘留的黃巾軍紛紛起兵造反,原本已經逐漸平息的黃巾起義,竟然再次愈演愈烈,動搖著大漢王朝的根基。
三月,太常劉焉太常劉焉以天下兵寇不息,上書靈帝,建議改刺史為州牧,以重其職,自此拉開了諸侯割據一方的局面……
:()漫遊影視諸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