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算看到,也不懂這是什麼東西。但在這個時代,就算是大字不識的村夫,也能認出,這是一件樂器,叫做“壎”。
壎是一種上古樂器,陶土所制,閉口吹奏,音色樸拙抱素,有種特別的原始滄桑感。
張放第一次接觸到壎,還要追溯到當初在黑霧嶺觀祭。當時那巫祝手下的巫漢中,就有人吹壎,那古樸幽遠的音色,對巫祝施術,起到很好的烘托。
其後張放在靈州市集見到這種樂器,嘗試吹奏一下,以他曾學過竹笛的基礎,很快就吹得像模像樣。於是便買了一個,偶爾無事時練習。
張放不是音樂發燒友,他學這個也不是為了陶冶情操,而是受到巫祝的啟發,覺得這是一個輔助催眠的好道具。只可惜從靈州剛回到青溪,就陷入了沒完沒了的追殺與反追殺,也顧不上琢磨這一茬。
直到上次“種蠱”之後,張放又一次想起這事,於是開始這方面的研究,近日有所得。而前日康居人索還伊奴毒,觸動了張放的靈機,他覺得有必要試一試。
試什麼呢?以音樂配合強制催眠,語、音、術,三者結合,指令暗殺,或勒令自殺。
如前所言,張放的強制催眠再厲害,也沒法令人自殺或殺人。但這個是相對而言的,在多數情況下不可以,而在某種特殊情況下,卻又並非不能。
首先可以明確一點,張放不能隨便指令一個人自殺或殺人,否則他就是神了。但如果某個人有強烈的殺人**或自殺傾向,那就完全可以——說白了,就算是普通人用語言誘導或行為刺激,估計都能刺激以上二者幹出可怕的事,更別說張放這樣的催眠高手了。
既然如此,如果經過變異催眠,進行特殊誘導,反覆多次,強化暗示,形成潛意識的條件反射……能否驅使一個人對某個特定目標猝下殺手,抑或自殺呢?
張放覺得,是可以的,至少值得一試。儘管這看上去有點邪惡,但這確實是一種難以抗拒的誘惑。張放知道,他需要這個。道德觀什麼的,在這個叢林法則的世界裡,過於奢侈了。
張放此前也曾有兩次類似的施展,不過與這種情況並不相同。
一次是當初被卜骨須追殺時,張放隔河放大招,險些讓卜骨須投水而死。但這並不是強制自殺,張放能做到這一點,取決於兩個原因:一是卜骨須當時有強烈的渡河願望。在當時的情形下,卜骨須恨不能立刻衝過暴漲的河水,立斃張放於刀下。再一個,誘導涉水屬於隱性暗示,因為人的潛意識並不認為涉水等同於自殺。事實也是如此,卜骨須一下水,就被激醒了。
另一次是東庚烽燧最後一戰時,張放控制沙魯魯抱著炸藥包,縱身跳下烽燧——這更與勒令自殺無關,因為烽燧下全是人及屍體,掉下去根本不會死,此前不知有過多少曾攻上烽燧又被打下燧牆的匈奴人,掉下去拍拍土又站起再攻。這只是一種正常的攻城現象,既不是跳樓,更不是跳崖。
而現在,張放試圖打破這個限制,人為製造兇殺與自殺。欲達成這個目的,就需要進行多次誘導,像種‘心蠱’一樣,深植於潛意識中。而且動手時還要營造合適的環境,尋找契機,佈置殺局……一切都需要佈局與運作,絕不是以眼殺人那麼簡單。
當然,以上這些也只是張放的設想而已,究竟能否成功,他也沒把握。不過沒所謂,放著伊奴毒這麼個“小白鼠”,不試白不試。
從前日的會盟中,張放注意到一個關鍵人物——康居副王抱闐。
貝色、開牟父子希望打擊他,屠墨希望取代他,而這人對西征軍也抱有敵意。幹掉此人,對大家都有利。那麼,能不能以較低的代價,或者便捷的手段將其除去呢?身為抱闐的心腹,伊奴毒似乎可以利用。
張放眼下就在做這樣的嘗試。
樂聲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