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自小就跟在老敬妃身邊學主持中饋,打理內宅諸事,鎮遠候陳家很願意結這門親。
只等著耀南娶親就緊接著把昭華嫁出門,偏耀南的婚事卻停凝不前。
眼瞧著昭華就要滿十七了,訂親快兩年了,素妍未急,陳家遣了幾回媒人來催著要娶人過人門。
耀東與蔡七私下請了耀南去自家院裡。耀東道:“你年歲不小了,你總不娶親,怕要誤了昭華。”
耀南冷聲道:“大哥年過雙十才成親娶妻,這會子倒勸上我,等我到了雙十年華,再來勸我也不遲。
耀東想發火,被蔡七一個燦爛如花的笑容給制住,“二弟,話不能這麼說,你和昭華雖同日出生,你為長,她為幼,萬事有個先後長序,你不成親,她哪能出嫁?就算不成親,你好歹訂親了也成,陳家那邊都催幾回了,早前就說等你的婚事訂下就讓她出閣的,這一耽擱就是兩年。”
耀南一臉無辜,早前有心疾,難以喜怒流於形色,而今身子康復了還是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素日裡倒是一副溫潤爾雅的翩翩君子模樣,宇文琰見他如此,時常罵他“跟你娘年輕時在西北一樣,沒心沒肺的樣兒”。這話被素妍知曉了,與宇文琰大吵一場,她哪裡是沒心沒肺,只是那時候還不知道如何接受罷了。“大哥、大嫂與其勸我。倒不如勸了祖母和母親,讓昭華出閣,眼瞧著昭樂也及笄了,總不能因我一個誤了他們倆。”
耀東拿他沒法子,勸了幾回都無效果,後來勸得急了,耀南便道:“我要唐突訂親,倘若他日遇上心頭中意的又當如何?”
蔡七問:“你要個什麼樣的才是中意的?”
這一句話,還真把耀南給問住了。
他要尋個什麼樣的?
他也是不差的,竟回答不上來。
蔡七笑道:“自個兒都不知道呢。就要尋箇中意的。”
這話說了沒兩日,耀南留書出走了,信裡說遊歷山河去了,還說要去尋朱先生,朱先生從素妍等人的視野消失很久了。素妍曾著人打聽過,有人說他回老家整理書籍去了,也有人說他做了世外閒散人,但到底沒人見過。
耀南走後,陳家又遣了官媒上門。
凌薇與素妍商議一番,覺得昭華的婚事不宜再拖,就決定約下婚期。
昭華年滿十八歲的秋天。披上了紅紗,嫁入陳家做了鎮遠候府嫡長媳。這門親事,原是凌薇幫襯著素妍定下的,陳家的門第也是世襲的爵位,這位嫡長子也是個有出息的,無論人品才華倒也配得。最滿意的便是嫡長子不得納妾這條。
昭華出閣後兩月,昭樂(北北)也定了親,夫婿人選不是皇城世族,而是從地方回皇城述職的都督曾馳嫡長孫曾舸,這孩子只比昭寧略長三歲。高中今科狀元,來保媒的是虞家曾玉梅,說媒的是韓媒婆。又說曾家自二十多年前那場劫難後,曾馳這脈也定下了不納妾的家規。
素妍與凌薇都很滿意,宇文琰依舊不放心,抽空考核了曾舸的才學,文才自是不錯,武功馬馬虎虎,既然昭樂中意,他未說多話,算是應了。
老王爺知耀南、耀中得了相州幾縣為封地,特意去了相州,選地敕造相郡王府和安陽候府,兩座府邸相鄰而建,只等兩個孫兒娶親就要搬到封地居住,不曾想等來的訊息竟是相郡王耀南留書出走尋名師去了。
這些個孩子……
大了不由人。
左肩王府的上輩們對此頗是無奈,唯有素妍雲淡風輕地,竟吐了口氣道:“我便知道,早晚有一日,這孩子也是要去四下走走的。”
耀南深受唐觀教導,唐觀沒少與他說瓊州的海潮風景,北國的千里冰封,西邊大漠的落日黃沙……耀南一直就嚮往著外面廣闊的天空,也想著有朝一日離開皇城,卻飽覽北齊的美景,如朱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