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的毒性商業化,期間還進行個路演尋求投資贊助。
而去年4月到11月,埃德加博士又在研究箱水母的致命毒素緩解問題,前年3月到去年4月,埃德加博士在研究黑寡婦蜘蛛的毒理分佈……
想請問一下,埃德加博士是什麼時候在研究調查這些蜂蜜論文的呢?這些論文資料是否為埃德加研究所其餘研究員所為?”
當然,澳大利亞蜂蜜公司的人也不是傻瓜,他們在蜂蜜協會的領導下悄然策反了埃德加研究所的一名助理研究員,這名研究員當著全世界媒體的面揭露了一個令人驚恐的事實。
“事實上,這篇報道是埃德加博士在三年前偶然寫的,只是當時沒有什麼關注度,而且資料測試也有問題,所以被很多雜誌都拒稿了,其中包括《自然》跟《科學》。
今年我們研究所的經費嚴重不足,博士原本想利用這篇論文做要挾,讓澳大利亞的蜂蜜公司進行投資研究,但沒有任何一家公司給與了回覆。
所以在稍微捏造了一下資料之後,博士就寄到了《科學》雜誌,他有幾個老同學在雜誌的編輯部,因為資料做過修改,所以看起來比較真實,而且黃金牧場的蜂蜜炒作很厲害,《科學》雜誌為了挽救自己日漸萎縮的銷量就把這個論文刊登上去了!”
這名研究員的話,一下子讓全世界的媒體都為之譁然!(未完待續。)
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調贊助【四更求訂閱】
(340月票加更!)
如果說黃金牧場跟埃德加博士之間的來往屬於口水仗的範疇,那麼這名助理研究員的獨家披露就讓《科學》雜誌社跟埃德加研究所站在了風口浪尖上面!
事實上,以科學研究的結果來要挾商業公司,這並不是埃德加博士的首創。美國有很多科學家都接受過可口可樂之類公司的贊助,因為這些科學家研究出的結果表明可口可樂居然讓青少年發胖、骨質疏鬆之類的問題。
同時,《科學》雜誌竟然為了維持自己的銷量還有影響力,錯誤的判斷下把這一篇明顯有漏洞的論文給刊登出去了。
這一次的事件,其實有很多科學家都保持著沉默的態度,他們並沒有公開發聲,因為這些人可以明顯的看出來埃德加博士的那篇論文有問題,所以才不會表明態度。
這件事情震驚的不只是科學界,幾乎所有人都在關注這個問題,到底事情真相是不是這位助理研究員說的那樣呢?
大家各執一詞,埃德加博士再次接受採訪時,則是開口說道:“為科學的犧牲不算犧牲,或許我成了澳洲蜂蜜行業的罪人,但我希望能夠得到消費者們的支援!
那些在你們蜂蜜裡面慘毒的企業家正聯合起來,企圖給我身上潑髒水,甚至還想汙衊《科學》雜誌。
我不認為一個助理研究員就可以接觸到這些內情,接下來我將不會再針對這個案件進行回覆。一切有我的律師回應,我將全心投入到自己的研究裡面來。”
至於《科學》雜誌的態度就要堅定得多,他們的總編輯在接受《早安美國》電視節目採訪時。明確的說道:“《科學》的宗旨就是公正公平公開,我們不會偏袒任何一方,但也不會懼怕任何人的挑釁,這是針對《科學》雜誌**裸的汙衊,我們將奉陪到底!”
他們的反駁聽起來毫無底氣,只是反覆強調自己一定沒錯,都是黃金牧場為首的澳洲農村人在挑釁。各方的關注都在這裡。
黃金牧場的律師天團像英國《泰晤士報》的記者獨家提供了世界四大檢測機構聯合發出來的檢測報告影印件,因為這是默多克新聞集團旗下的報紙,在報道中隱隱約約的站在王皓這一方。
果真。當這些檢驗報告在《泰晤士報》上面刊登出來之後,記者還著重介紹了一下那四個機構的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