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祭司知元禧相助李氏,於是接過話來:「臣不理陛下後宮之事,只如今天象已現,陛下斷不可大意。」
穆亮聞大祭司之言,慌了心神,邊叩首,邊道:「陛下事先太皇太后至孝,皇后乃先太皇太后嫡侄女,陛下萬萬不可廢后啊…陛下三思…」
元宏亦不理會穆亮,只起了身,緩步行至窗畔,佇立於前。足足一盞茶功夫,元宏復又行至眾人面前,親手將元澄攙扶起身,肅色道:「皇后懷執怨懟,數違教令,如此德行有虧,非家國之福。本因褫皇后尊號,廢為庶民,然朕顧念皇祖母母族聲譽,著馮氏即日遷往遙光寺落髮為尼,於佛前靜思己過,朕與其死生不見。」
第一百六十七回 譖人言(一)
昌霞殿內,合蕊香飄滿室。右昭儀李氏與盧嬪及自清揚殿遷來的大鄭嬪一席而坐。
近婢環丹為三人杯盞之中斟滿酒,便執酒壺立於一側。
盧嬪舉起杯盞對李氏道:「右昭儀不日便可登上鸞位,妾借右昭儀所釀梅花酒向您道賀。」
李氏呷下一口酒,悠悠道:「盧阿妹,莫說陛下如今只令皇后遷往遙光寺,並未下旨將其廢黜,便是鸞位空懸,還有左昭儀與吾並尊,陛下待其又極盡寵愛之事…盧阿妹又怎知鸞位不被她人覬覦?」
盧嬪嘴角輕揚,道:「右昭儀執掌宮權一年有餘,將後宮之事料理的妥妥帖帖,平日裡又敬上接下,恩惠眾人,左昭儀又如何能與您相較?
一旁的大鄭嬪急忙忙接過話道:「右昭儀慧心巧思,隴西公又得陛下倚重,這鸞位自是非您莫屬。」
李氏聞言,心內不無得意,只面不露色道:「二位阿妹謬讚於吾,吾才疏德薄又如何擔此重任!」
言語之間三人皆飲下盞中酒。不及有人開口,便有近婢來報,鵬城公主入宮祭拜先太后,皇帝口諭令右昭儀往安息堂陪伴。
李氏聞訊,忙與盧鄭二人話別,便起身離席往安息堂而去。
待李氏入了安息堂,只見元鈺已跪於靈牌前焚香祝禱。
李氏接過內侍們所焚之香,於靈牌前跪拜,復又雙手合十默默祝禱。
環丹與李氏心內默契,見狀便領了隨侍眾人退出外去。
李氏先開了口:「公主入宮祭拜先太后,怎不著人先知會一聲,吾亦好早些於此等候。」
元鈺微微抬眼,淡淡道:「皇兄體恤,每每吾入宮便令右昭儀相伴,縱是吾不著人通報,右昭儀亦會知曉。」
元鈺如今雖與李氏交好,卻並未將其置於眼內。
元鈺與皇帝一母同胞,且與皇族眾人親近,李氏欲登鸞位須借元鈺之力。加之如今二人如一舟而行,縱是元鈺言行之間倨傲無理,李氏亦不敢與之計較。
元鈺言罷,李氏陪笑道:「陛下待公主至親,自是事事上心。」
元鈺向靈牌三叩首,方緩緩起了身。李氏見狀,亦叩了首,起身隨元鈺於一旁席間坐定。
元鈺將錫紙自几案上的烏漆盒內取出,邊折金銀錠邊道:「阿母在世之時便喜潔淨,洛陽新宮的安息堂較之平城舊宮的,更顯整潔有序,乃你打理有功。那夜驚現冬雷,大祭司方可進言皇兄,得了令馮氏離宮之機。此些種種,許是阿母在天有靈,知你孝謹,故而助你登上鸞位。」
李氏亦與元鈺一道折金銀錠,待元鈺言罷,李氏道:「打理安息堂乃吾分內之事,身為陛下姬妾,吾自當事先太后至孝…如今皇后雖遷往遙光寺,陛下卻未下旨將其廢黜,吾又怎敢奢想?」
元鈺道:「皇兄定是顧念皇祖母,不得不保其母族聲譽,故而未曾下昭廢后。如今馮氏離宮,宮權盡握你手,登上鸞位不過早晚之事。」
李氏聞元鈺之言,心內暗喜,於是又進言道:「公主傾力相助,方可令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