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起碼楊靖所知道的,當年在喀山的一家銀行的地下金庫中,就有堆積成山的金磚。那些金磚據說就是從彼得格勒運過來的。
楊靖還曾經見過一張黑白照片,照片中就是在喀山一座銀行的地下金庫中堆積起來的黃金。
「……1916年最後5個月,鐵路為軍隊運送的糧食只能滿足需要量一半多一點,很多前線計程車兵甚至是傷兵幾天都領不到食物和紗布。在彼得格勒、莫斯科和其他工業城市糧食匱缺,但在西伯利亞、烏拉爾、裡海、伏爾加河和頓河一帶卻有大量糧食、肉、魚爛掉,光是在這一年,儲存變質的糧食達15萬車廂。海運也不妙,波羅的海、黑海早被德國、奧斯曼帝國所封鎖。我國和盟國的聯絡主要透過摩爾曼斯克、阿爾漢格爾斯克和海參崴……」
「……在各交戰國中,我國的戰線最長。戰爭在五萬平方公里的我國領土上進行。三百萬難民無家可歸,缺衣少食,很多人在戰爭中斷送生命、受傷致殘和死於瘟疫。到1917年3月30日止,我國共損失八百四十萬人。許多士兵的家庭無人撫養,生活非常痛苦……」
「……大戰爆發後,我國的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應徵入伍的有勞動能力的人口達一千五百萬,主要來自農村。大戰期間,我國在歐俄的五十個省份內,農村男勞動力減少了一半,耕地面積減少了一千萬俄畝,耕畜減少了三分之一,糧食收穫量減少四分之一。尤其是運輸的困難又使城鄉聯絡實際中斷,在市場上,糧食、肉、糖和其他農產品日見短缺。到了1916年12月分,彼得格勒只能得到計劃供應糧食的14,而地主、富農和商人卻掌握著大量生活必需品,囤積居奇,投機倒把。糧食往往從商店消失,卻又在黑市上以高價出售。1916年夏,彼得格勒糧食價格比戰前提高1三倍,肉和糖尤其昂貴。廣大人民處在飢餓線上,怨聲載道,不得不起來鬥爭。1915年在歐俄因飢餓引起的農民暴動達684起。1916年頭5個月,農民起義達510次……」
這些資料是第二份資料,形成於1917年的四月中旬。這兩份資料單獨看起來並沒有什麼,但一旦聯絡起來,就能立刻明白當年尼古拉二世為什麼要把藏在彼得格勒,也就是後世的列寧格勒、聖彼得堡的黃金還有冬宮內藏的財富秘密轉移到外地。
在羅曼諾夫王朝期間,俄國的首都並不是俄羅斯而是彼得格勒,所以羅曼諾夫王朝的財富大都集中在這芬蘭灣東岸的城市,後來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俄國境內的情況越來越困難,再加上平庸的尼古拉二世又非常善於鎮壓國內民眾,所以,籌備已久的布林什維克黨終於是要準備鬧事了。
尼古拉二世自然也看到了這一點,為了保險起見,他就開始把集中在彼得格勒的大量財富外運,就是擔心被一鍋端。
結果尼古拉二世自己恐怕都沒有想到,他下臺會下的如此的乾淨利索,二月革命爆發的第一天,他就被灰溜溜的趕下了臺,一家人都被囚禁了起來,而且他估計也沒有想到那位弗拉基米爾先生會這麼的殘忍,他們一家子僅僅被囚禁了不到一年半,就在葉卡捷琳娜堡被送上了斷頭臺……
用現代話來解釋,尼古拉二世就是典型的「有錢沒命花」,「錢在,人沒了」……
但不管怎麼說,把這兩份資料結合起來看,就能很直接的證明當年尼古拉二世確實是把冬宮的一些珍貴的古董藝術品連同彼得格勒國庫中的一千六百噸黃金全都偷偷運了出來。
而且最起碼這些財富是運抵到了喀山!
楊靖在隨後的資料中還找到了尼亞姆託人從莫斯科一個非常敏感的部門中找出來的資料,這些資料都是當年的契卡留下的資料,其中就有幾份來自於1918年尼古拉二世一家人被處決前後的檔案,裡面還有尼古拉二世的口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