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徙現象。

現在,人們普遍認為,鳥類的遷徙與外界環境條件的變化和內在*的變化都有關係。

鳥類的遷徙要飛過漫長的路程,例如有一種鷸,從前蘇聯的最北部,一直飛到南美洲的南部去越冬,旅程1。5萬公里,要飛行47天。

第二,鳥類遷徙為什麼不會迷航。

鳥類的遷徙總是按固定不變的路線,從不迷航。這是為什麼呢?

有的科學家認為,這是鳥類透過視覺,依據地形、地物和食物來辨認和確定遷徙路線。有的科學家則認為,鳥類在白天遷徙時是以太陽的位置來導航;夜晚則以星宿的位置來導航。有的科學家則認為鳥類的遷徙路線是靠鳥類對地球磁場的感覺確定的。

儘管科學家對這些問題的解釋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仍有一定的侷限性,鳥類遷徙之謎還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犀鳥築怪巢

提到鳥巢,人們自然會想到一些做工精細,鬆軟舒適的漂亮小窩,雌鳥安然地伏在窩裡,餓了或渴了,可自由地出入自己的“家門”。但犀鳥卻不同,它的巢不僅是用最粗糙的材料築成,而且喜歡將鳥巢封閉起來孵卵和哺育後代。

犀鳥是一種奇特的大鳥,它的形狀很特別,身體特別大,通常是70~120厘米,嘴長達35厘米。犀鳥那巨大的嘴給它們帶來了很大的好處。它們的主食由熱帶樹上的果實組成,而這種果實通常搖晃地懸掛在細枝的末梢,嘴短就夠不著這種果實了。另一方面,它的巨嘴還用於抵抗猴子和蛇的襲擊。犀鳥的眼上有粗而長的睫毛,這在鳥類中是僅有的。腳趾扁寬,相併如掌。全身羽毛顏色多樣,有黑、白、黃、橙各種顏色。最古怪的是頭上有一個*部分,叫做盔突,像犀牛角一樣,故而得名“犀鳥”。盔突是犀鳥的堅強武器。

犀鳥的育兒習性很特別。每年3月份,雌犀鳥經過*階段後,自動*樹洞中。這些洞大根本就存在,而不是犀鳥自己啄成的。雌犀鳥將自己的排洩物混上腐禾碎渣,由洞裡推向洞口。雄犀鳥在洞外用溼土、果實殘渣等,協助雌鳥把洞口封閉起來,最後只在洞口處留下一個小裂隙,便於雌鳥把嘴伸出洞外,接受雄鳥的哺餵。直到幼鳥長出羽毛,雌鳥才啄開洞口的封閉層鑽出來。像犀鳥這樣的古怪窩巢還是獨一無二的。

在此期間,雄鳥到處奔波覓食,擔負著“養家”的責任。為了多采集些食物,雄鳥還能從自己的砂囊中脫下一層壁膜,吐出來當作“食物袋”,貯存那些採集來的果實,攜帶起來就方便了。雌犀鳥在禁閉期間,不時打掃洞穴,將糞便等汙物用嘴銜住拋到洞外,自己排糞時,就將*對著洞口,直接從洞口噴射出來。禁閉期間,母鳥和幼鳥都長得胖胖的,雄鳥卻奔波得憔悴不堪了。

雌鳥閉門不出,就能不受干擾地致力於孵卵和哺育後代,免受蛇類、猴子等的侵害。另外,它還利用這個時期迅速換羽。由於全部翼羽和尾羽毛同時脫換,當然就不能飛行了。作為補償,它的新羽也同時生長,幾個星期後它就可以全新的羽毛而自豪了。在這期間,雛鳥已經孵化,經第一個巢居階段後,它們的食慾大大增長,單靠“父親”已不能餵飽它們,於是“母親”就打碎擋牆,幫助它的伴侶為幼鳥採集食物。但母親一開啟入口,幼鳥就立刻把擋牆復原,它們甘願在這安全的暗室裡多呆上幾個星期,直到最後需要自由時才自己打破這堵牆。為此,它們有時還發生矛盾,因為幼雛不是在同一時間內孵出的,年長一些的急於想開啟這種監牢,而年幼的還不願意,於是就極力修補牆上出現的任何裂口。

犀鳥素來棲於密林深處的參天古木上,上面是高山峻嶺,下面是湍急的溪流。它有時啄食樹上的果實,有時也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