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娘不明白。
“姐,朝廷的規定只是給一個正牌夫人的名額,支付這一個名額的俸祿。咱們家不缺錢,不在乎朝廷的那點俸祿,咱們自己承認,在家譜裡寫上她們是並列的夫人,不就行了嗎。”李二寶說道。
“可是,她們家裡能夠同意嗎?”李慧娘還是有點擔心。
李二寶笑道:“姐,你怎麼糊塗了,他們家裡不是已經同意了嗎,燕兒和卉兒都是陛下賜婚的,他們家裡沒問題。飛絮是個孤兒,用不著別人同意。現在,還有什麼問題嗎?”
“可是,姐還是覺得有些麻煩,說不出是什麼,就是覺得哪裡不對。總之,你要處理好此事。”李慧娘說道。
10月30號,李二寶、安燕兒和史朝忠,帶著秦明、李甲、大傻、李彪和軍醫王久等300名龍翼軍離開了長安城,隨行的還有郭敬帶領的50名工匠。他們出了長安城的北門,前往延安府。李二寶選擇了銅川、延安、晉陽、真定、范陽的線路,他要實地考查一下可能出現的作戰地區的地形。
從長安到延安,地勢越來越高,滿山的黃土,稀疏的草木,景緻也越來越荒涼了。
李二寶他們的第一站是黃帝陵。古人極其重視拜謁祖先,路過黃帝陵自然要去拜謁一番。李二寶心中有事,不願意在此耽擱時間,可是卻架不住李白、尤其是安燕兒的央求,就連柳飛絮也有前往觀賞的興致,他只好同意了。
黃帝陵相傳是中華民族的始祖玄遠黃帝的陵園,它位於黃陵縣城北的橋山頂上。黃帝是我國原始社會末期一位偉大的部落首領,是開創中華民族文明的祖先。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車弓矢。他的妻子能養蠶,其史官倉頡創造了文字,其臣大撓創造了干支曆法,其樂官伶倫製作了樂器。我國後來能巍然屹立於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列,這與黃帝的赫赫殊勳是分不開的。
黃帝還以他懲罰邪惡,首次統一中華民族的偉績而載入史冊。據說黃帝活了118歲。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間,突然晴天一聲霹靂,一條黃龍自天而降。它對黃帝說:“你的使命已經完成,請你和我一起歸天吧。”黃帝自知天命難違,便上了龍背。當黃龍飛越陝西橋山時,黃帝請求下駕安撫臣民。黎民百姓聞訊從四面八方趕來,個個痛哭流涕。在黃龍的再三催促下,黃帝又跨上了龍背,人們拽住黃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黃龍帶走了黃帝之後,只剩下了黃帝的衣冠了。人們把黃帝的衣冠葬於橋山,起冢為陵。這就是傳說中的黃帝陵的由來。但是也有人說,黃帝死後就安葬在橋山。
黃帝陵區,山水環抱,林木蔥鬱。李二寶等人到達橋山山頂,首先看見路立的一塊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馬”。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刻有“黃帝陵”3個大字。祭亭後面又有一塊石碑,上書“橋山龍馭”4字。再後面便是黃帝陵。黃帝陵位於山頂正中,面向南,陵冢高約4米,周長約50米,陵前40米處有一約20米高臺,其旁一石碑上書有“漢武仙台”四字。此臺系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劉徹巡遊朔方歸來時,祭奠黃帝,祈仙求神時所築。
拜謁了黃帝陵,安燕兒對李白說道:“姐夫,此情此景,你這位大詩人得賦詩一首吧。”
李白胸中早就湧動著創作的激情,他隨口吟道:“黃帝鑄鼎荊山涯,不煉黃金煉丹沙,
騎龍飛去心清家,雲愁海思今人磋。”
李二寶讚道:“詩仙不愧是詩仙,這首黃帝鑄鼎,果然精煉達意。好。”
李白奇道:“二寶,我還沒有給這首詩起名呢,你怎麼知道我就是要命名黃帝鑄鼎呢。”
李二寶心道:“唐詩三百首裡面收錄的李白拜謁黃帝陵的詩的名字,就是黃帝鑄鼎。”他笑笑,說道:“姐夫,你詩中的第一句就是黃帝鑄鼎,這不是很明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