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火光,也聽得見裡面的喊殺聲和槍聲,但卻就是無法到達。
雙方一直對抗了約兩個多小時,這時另一部份中華軍己經擊敗了招村的守軍,趕來增援阻擊部隊,而清軍的増援部隊見狀,也不敢在繼續進攻下去,立刻全部撤退回黃家鋪鎮。
在戰鬥結束之後,付責阻擊騎兵的那個營也傷亡了近兩百餘人,也成為這一晚的戰鬥中,傷亡最大的一支部隊,不過清軍的騎兵也並沒有佔到多大的便易,全軍的傷亡也達到了一百五十餘人。
到了拂曉時分,黃家鋪鎮的左右兩則的防禦陣地都被中華軍攻破,黃家鋪鎮也陷入中華軍的兩面夾擊中。而在凌晨時分,中華軍向黃家鋪鎮發動了攻擊。
這時在黃家鋪鎮的清軍加上敗退下來的兵力,大約還有八千多人,論人數還比中華軍的兩個團還多一些,但這時清軍己經被中華軍完全壓制住了,中華軍分別從東西兩面,直接使用火炮,向黃家鋪鎮進行轟擊,並逐步延伸火力,向前推進。
這樣的進攻方式讓缺少火器的清軍根本就無法抵抗,完全陷入了背動捱打中,雖然羅壁兩次派遣軍隊出擊,企圖攻擊中華軍的炮兵陣地。但在己經佈置好了防守陣形的中華軍面前,都被打得損兵拆將,不得不又退回黃家鋪鎮。
戰鬥一直進行到早上九點左右,清軍的兵力己不足七千,而且黃家鋪鎮的外圍陣地己經全部失守,清軍被壓縮在這個小鎮子裡抵抗。雖然這時下起了大雨,但中華軍的槍炮在大雨中仍然可以使用,並保持著七成左右的威力,因此基本沒有受到大雨的影響,仍然可以對清軍進行火力壓制,炮彈一顆一顆落到黃家鋪鎮內爆炸,清軍己經完全失去了抵抗的力量。
在這樣的情況下,羅壁也知道,黃家鋪鎮根本就守不住了,因此也決定放棄黃家鋪鎮,實施突圍。
羅壁也是有經驗的人;知道撤退必須各部隊按秩序逐步進行;計劃甴騎兵開路,步兵隨後,並在半路中用隨軍的車輛堵塞道路,阻擋中華軍的追擊。然後大隊人馬向章丘縣的方向撤退。
山東戰役(二)
雖然羅壁計劃得很好;但這時清軍的軍心巳亂;而且清軍撤退的時機也晚了一點;中華軍己向黃家鋪鎮發動地面進攻。清軍還沒全完退出黃家鋪鎮,中華軍就巳經攻了進來,雙方几乎就是前腳跟後腳的功夫,根本沒有給清軍留下一點緩衝的空間。
結果在中華軍的緊迫之下,原來羅壁設計好的撤軍序列己完全混亂。而且淄川縣本來位於一片群山之間,並沒有官道直通,通向縣城的,只有一條小山路,並排免強只能走兩輛大車,要從這條小山道上走出三十餘里的距離,才能走上官道。
但這時大雨交加,使道路更加難行,本來羅壁是打算用騎兵的衝擊開路,那知在下雨之後,泥濘的山路上,戰馬根本跑不起來,結果反而和步兵、車輛混攪在一起,還有不少戰馬右泥濘的道路上失蹄摔倒,而一些本應該是用來阻擋中華軍追趕的車輛也深陷在淤泥中,反而把不寬的山路給阻塞住。
而且中華軍在後面追得非常急,也使一些本該是秩序靠後撤退的清軍根本就等不急,拼命的向前趕,而這種急燥的情緒也很快傳染給了大部份的清軍,因此數千計程車兵擠在一條狹容的山道,你爭我搶,使清軍的秩序撤底大亂。不少士兵為了儘快逃離戰場,紛紛離開山道,想從山道兩側的野地裡奪路而逃。而刀槍、盔甲、旗幟,各種車輛物資也扔得遍野都是。同時也還有不少在泥濘裡掙扎的戰馬和清軍的屍體。
等到清軍好不容易走到了山道的盡頭,快要走上官道的時候,中華軍繞到清軍背後的另一個團突然從山道的兩側殺出,將清軍撤底截斷。
其實這時清軍的人數還有五千多人,但經過了一夜的戰鬥,又在泥濘的山路上掙扎了兩個多小時,己經使清兵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