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傅松卻不後悔自己這麼做。
原因真是他想為全國8億農民找活路嗎?
是,卻不全是。
手機這塊的市場太大了,而且這個世界和前世不同。
在前世,華國在手機電子方面的發展要追溯的八十年代末期。
之後國家對這方面一直都是大力扶持。
即便如此,華國國產手機真正開始發展,也要追溯到2010年左右。
可以說,這個世界的國產機已經落後了很多。
想要追趕,難度之大,單憑傅松一人,哪怕他有通天的本事也不可能做到。
所以,他需要幫手。
而且傅松已經想的很清楚。
自己不做手機,只做技術。
比如在做手機零配件加工的同時,像灣積電那樣搞晶片製作,以及發展安卓系統等。
這叫有錢大家一起賺。
送走二人,傅松和張荷葉走出實驗室。
華光的幾個產品經理正在給其他來這裡的投資人講解技術。
傅松抬目望去,發現這些人有十來個。
蔡科走過來,臉上有些興奮:“傅總,好訊息,我這邊已經收到了將近20萬部的手機訂單。”
傅松對此倒沒有太過驚訝。
事實上,只要對手機稍微瞭解,就知道華光電子廠這種模式意味著什麼?
他點點頭:“做的不錯,辛苦了。”
蔡科忽然道:“傅總,剛才您那兩位朋友也下單了吧?”
傅松:“下了。”
“下了多少?”
“60萬部吧!”
“什麼?60萬部?”蔡科大吃一驚。
因為60萬部訂單換算成軟民幣差不多有10個億。
再加上其他客人,15個億問題不大。
傅松投資華光電子廠耗資30億,也就是說,開業當天他就收回了一半成本?
當然,收回15億不代表盈利15億。
但有這個勢頭,意味著傅松已經成功了。
傅松自然不知道蔡科的心思,今天的事情只是他計劃中的第一步。
具體能不能成,還要看具體的市場反應。
如果唐兵和章玖悅訂購的手機無法開啟銷路,雖然傅松不用承擔損失。
但唇亡齒寒,他的日子也絕對不好過。
所以接下來的時間,傅松大部分時間都在華光電子廠。
特別是技術部那邊,雖然傅松並不專業,但憑藉著卓越的見識,提些意見還是沒問題的。
三個月的時間很快過去。
第一批手機已經陸續交貨。
章玖悅那邊也和各大手機賣場談好合作,計劃明天,也就是中元節正式開售。
第二天一早,傅松就和張荷葉來到帝信通手機連鎖大賣場。
清涼的溫度、明亮的櫃檯、漂亮的穿著統一制服的銷售小姐姐。
當然,最惹人注目的,還是櫃檯中整齊擺放的不同款式的手機。
以及大廳中間最顯眼的vio手機。
vio手機就是章玖悅定製機的品牌,為了打好第一槍,她專門請了四個服務員賣貨。
傅松和張荷葉站在旁邊,準備看看具體情況。
這時,門店來了兩個人。
當看到兩人的容貌時,傅松眼角一跳。
蒂姆,水果手機大華區負責人,同時也是和傅松談判被拒絕的那位老外。
不過下一刻,傅松的表情就恢復了正常。
想必對方也是聽到vio銷售的訊息,過來看一看。
至於兩人都選擇帝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