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業,第五的天驕筆廠,第九的文教制筆,都被對方絕對控股。
剩下幾家雖然沒被控股,但百利樂金也是第二大股東。
三天前,百利樂金和這些筆廠聯合起來,開始大規模傾銷。
原本一支筆賣三塊,現在一律一塊,還附送一根筆芯。
結果咱們的晨星筆瞬間就賣不動了。”
傅松一愣:“你的意思是百利樂金想把咱們搞死?”
高強點點頭:“以前的筆市場,百利樂金一直是龍頭。
現在晨星後來者居上,搶走了對方的龍頭地位,他們當然不甘心。
我這兩天一直在調查這件事,也是今天才弄清楚具體原委。”
傅松看著他:“那你覺得咱們該怎麼辦?”
在商業競爭中,最讓人頭疼的就是價格戰。
因為對消費者來說,特別是學生消費者,對價格都是最敏感的。
同樣的東西,哪怕你貴上一毛錢,就有可能失去大量使用者。
更別說這種將三塊直接砍到一元的狠折了。
傅松想借此看看高強的應變能力。
高強顯然已經反覆思考過這個問題:“我有兩個方桉。
第一,降價。
對方降到一元,咱們也降到一元,憑藉著品牌效應,一樣能打敗他們。
第二,收購。
我問過店家,那些筆廠批發給店鋪的價格現在是一支筆四毛。
我計算過,四毛一支筆,筆廠是賠錢的。
咱們偷偷把他們的貨源全買回來,咱們買的越多,他們就虧得越多。
等把他們買破產,咱們自然就贏了。”
傅松無奈的看著高強:“不要告訴我這就是你的主意。”
高強道:“難道不行嗎?我覺得就挺好的。
最多也就過上兩年苦日子,只要熬過去,咱們就贏了。”
傅松搖搖頭:“我怕先熬不過去的是咱們。
首先是降價,這個看著簡單,可一旦咱們降價,想再漲回去就難了。
因為只要降價,就會給消費者一種咱們的筆是廉價產品的印象。
就像市面上常見的老冰棒,一根賣五毛。
突然有一天,老冰棒的價格變成了三十塊,和哈根達斯一個價,你會不會買?”
高強忙道:“當然不會買,我又不傻。”
“那若我告訴你生產這個老冰棒的原材料換了,加了奶油、乾果和巧克力,口感和哈根達斯相似,而且都賣三十。
那麼你會買哈根達斯,還是會買老冰棒?”
“哈根達斯!”
“為什麼?”
“還為什麼,這可是三十塊錢一根的東西,當然得買好的。
那雪糕我吃過,味道可針不戳。”
傅松攤攤手:“你看,這就是晨星不能降價的原因。
因為只要在消費者心中建立了廉價的印象,哪怕你把品質升級到極致,消費者也不會買賬。”
高強不解:“那為什麼其他筆廠敢降價?”
“很簡單,因為這些筆廠的筆還沒有形成品牌效應。
只要事後他們改個名字,就能東山再起,不會有任何影響。”
“這樣啊,那第二種方桉呢?”
“你是說以進價從這些筆廠買他們的筆?”
“對啊,聽說你之前在漂亮國賣西瓜,就是這麼幹的。”
傅松看他一眼:“你想學我?”
“當然。”
“那你有錢嗎?”
“我……我是沒錢,可你有錢啊,你才是晨星文具的大股東。”
傅松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