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一個大型的經濟開發區,整合西北重型工業,機械製造產業的基礎格局,完善上下產業鏈條,走產業化,規模化,叢集化的發展道路……”嶺南,江南,皖東幾個地區都是華夏如今經濟發展的領頭羊,每一個地區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發展模式,無疑這些發展模式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嚴寧在區域經濟領域中研究了多年,對這幾個地區的發展狀況瞭然於胸,也從雙江展開了實踐,成績同樣斐然。
如果嚴寧這次沒有來到嶺南,沒有接受到嶺南開放思想的洗禮,沒有接受這種敢為人先的精神實質的強烈衝擊,嚴寧會按部就班的一點一點去整合這些發展思路,用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去把這個思想體系磨勵的圓潤自如,繼而再去引領實踐。但是,水無常態,變化無常,華夏的發展日新月異,等到嚴寧拿出這一套理論,一套發展的體系以後,還能和實際相結合嗎?還能用於指導實踐嗎?就算是可以,嚴寧又需要用多少的時間去把這個理論,這個思想體系付諸於實踐,並檢驗這個理論體系的可行性。
時不我待,嚴寧覺得自己沒有這個時間去一點一點的磨合,也不想自己僅僅是成為一個理論型的學者,完全可以一邊強化理論,一邊付諸於實踐,在實踐中完善理論,修正錯誤。如此一來,十年,二十年以後,理論完成了,實踐的成果也出來了,並且有了實踐的成果做顯示,這個理論體系禁得起任何的推敲,而這個實踐的成果也是嚴寧迫切想要採摘下來的。
“你這個步子邁的太大了,可行性有沒有先不說,就是有,你覺得這個事情是我一個人能決定的了嗎?別說是我,就是你爺爺也不敢輕言獨斷啊!這想法,還得從長計議……”聽了嚴寧的解釋,劉向軍再一次變得沉默了,相比於寬甸發展的格局,嚴寧的這個手筆實在太大了,大到規劃整個西北地區的工業產業,劉向軍不知道是不是該痛批一下嚴寧不要異想天開。
前幾年國家為了推進西部地區的發展,專門成立了西部開發領導小組,由國務院直管,副總理主持日常事務,囊集了數箇中央委員級的黨政大員,一整套的運作班子,數百人運作規劃,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終收效甚微,除了受到政策傾斜的支援,西部諸省開展了一大批基礎設施建設以外,其他方面,特別是在經濟發展領域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觀。這一個國家級的領導班子都沒幹成的事情,嚴寧想以一已之力去謀求成功的示範,不是異想天開又是什麼呢?
不過,劉向軍也沒敢把話說的太死,不想打擊嚴寧的積極性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劉向軍也拿不準嚴寧的想法到底有沒有可取之處,畢竟嚴寧謀一事,成一事,無論是明的,還是暗的,這大大小小的成績可都在那擺著呢,如果真按嚴寧說的模式把西北的經濟搞成了,自己丟人打臉什麼的那是小意思,耽誤了西北的發展,影響凌家在西北的絕對地位可就是大事了。
“哎呀,二叔,我也沒想讓您立馬就下結論啊!這麼大的事,哪能一錘子就敲下來。我就是有了這麼一個想法,跟您唸叨唸叨,您呢沒事就和我爸,還有爺爺吹吹風,等我這邊理出一個大體的思路,再碰上合適的機會,一起跟西北的領導們研究研究,不論可行不可行,總算是個思路,就是能有個借鑑作用也是好的嗎……”嚴寧知道自己有些操之過急了,正如劉向軍所說的,這麼大的事情根本不是他能決策的,就是老太爺都得仔細地考量考量,哪怕有心順著嚴寧的心思試上一試,也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