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2部分

就行了。

巨藻某種程度上有點像絲瓜、葡萄之類的植物。它們需要攀附在什麼東西上,才能生長更快,要是漂浮在海里。幾個大浪下來估計會不知道漂到哪裡去……

農用飛機投放下來的是一片片潛筏,這是一種用塑膠架和塑膠繩組成三角形和傘架形養殖筏。裡面有巨藻孢子體快速生長的著生基質,可以給孢子體提供最初始生長所需的能量。也可以成為成熟巨藻的攀附物。

中國則採用潛繩法,即以塑膠綆繩為基質附以巨藻幼藻,將綆繩兩端固定於海底,使綆繩與海底保持一定的距離。這種方法簡便,並能依透明度大小調整培育水層。

由於巨藻可以用來提煉藻膠,製造五光十色的塑膠、纖維板,也可以做製藥工業使用的原料,所以在當今漁業養殖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都興起了巨藻養殖這種新的海洋經濟模式。

中國在這方面做的很好,海產學家們早在1978年就成功地從墨西哥引進了巨藻,南方沿海地區這些年也有不少養殖場在養殖巨藻,並且收益可觀。

秦時鷗看過資料,中國在巨藻養殖行業發展很好,國內海洋學家研究出了一套巨藻潛筏式養殖技術。

這個技術中,養殖筏是透過吊漂與筏綆的連繩,將浮筏下沉至水下來進行巨藻的養殖,現在加拿大和美國一些養殖場就在使用這套技術。

但他沒法用這樣的技術,雖然這技術很好,因為巨藻對光比較敏感,太陽光照度每天都不一樣,這樣透過經常伸縮連繩控制潛筏可以使它們始終處於養殖最佳水層,最好的吸收陽光,生長的更快。

這種技術需要大量的工人,大秦漁場無法僱傭這麼多工人來進行潛筏位置調整,而且他也不是專業的海藻養殖場,這個漁場的環境改善後,他還是會養魚。

巨藻在一片海域成功生存後,可以將之改變為海底森林,遮蔽整片海域,打造出一個天然的優質漁場,對一些珍貴海產品,如金槍魚、海參、鮑魚等非常有吸引力。

他購買的這種潛筏,落入水中後通常會沉入水下3米到7米,在初春時節,這個水層的陽光攝入量是比較合適的。

等過一段時間,隨著巨藻生長,它們需要的陽光會越來越多,這時候不用人工控制,巨藻的葉片中有氣囊,它們長大後會拉著潛筏慢慢漂浮上來,自己調整所在水層來生長。

一座座潛筏投放下去,秦時鷗揮揮手,漁夫們吆喝著上了豐收號,然後向著海里開去,他們要幹活了。

接下來要做的是給巨藻們提供攀爬架,之前說過,巨藻成熟後葉片會漂浮在水面來汲取陽光,但浮力終究有限,還是提供一個攀爬架更好。

此外,攀爬架有一個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收集巨藻著落點,以後這些巨藻是要收取起來製作魚飼料的,有著落點才方便收集。

秦時鷗沒有幹過這個活,以前在大秦漁場放養巨藻,根本不用提供攀爬架,反正那些海藻不需要收集起來,它們可以慢慢生長,可以隨意生存。

目的不一樣,在二號漁場就不行了,巨藻成為了經濟產物,得用最短時間讓它們成熟起來。(未完待續……)

1502。下一個漁場

秦時鷗看著漁夫們工作,對於沙克等人來說,這種活簡直輕車熟路,他們以前在漁場打工,可不光要出海捕魚,更要幫忙收拾漁場種植的海藻。

除了種苗養殖場外,現在加拿大很少有單一方向的漁場,大多是綜合養殖,魚蝦蟹和海帶海菜,能夠賺錢的都養殖。就像大秦漁場,秦時鷗也在一開始就種植了大西洋海帶,這東西有時候碰上好年份,賺錢水平不差於漁獲。

而且,漁獲會逃跑,這些海洋植物卻是定植的,在哪裡栽植就會在哪裡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