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忽必烈大笑道,“能在朕的直視之下,眼神毫不凌亂,不錯,有資格成為朕的對手。”
我淡然笑道:“忽必烈,你今日約朕一見,是何目的?”
忽必烈毫不猶豫地言道:“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朕想見識下普天之下能夠和朕並稱雙星閃耀之人。”
“忽必烈,朕在登基之日,帝星突然閃爍,光亮四射,這就說明了朕乃受命於天,自會恢復我大宋之疆域,重振我中華之雄風,既然你也能窺曉天意,就該以天意為尊,順勢而為。”
“趙禥,那你說說朕該如何做,才叫順勢而為呢?”
“忽必烈,有兩條路可為,一是退回到你們蒙古族原有之地,二是臣服於朕,共建我大中華王朝。”
“趙禥,你所說的第二條路正是朕的選擇,共建大中華,只不過,應該是你臣服於朕,朕上位為汗,為帝,均是上天之意,是以我朝之帝星才能長久不衰,且越發光亮。當今天下,朕已經佔據北方之全部,西方之大部,國土疆域遠遠大過你們宋朝,北方乃龍氣起始之地,即便如你們漢人始祖軒轅黃帝之陵不也在我朝境內了嗎?”
“雙星閃耀,這只是暫時的現象,從發展的趨勢看,我朝帝星之運數幾經起伏,從頂峰滑到了谷底,在朕登基後,又重新回到了巔峰,你們的帝星運數卻是毫無長進,俗話說,不進則退,這結局嘛,呵呵,不言而喻,至於你說目前地域的大小,那就更加不能說明什麼了,忽必烈,你說是嗎?”
“趙禥,你的口才真不錯,只可惜定國、治國之道是不能但憑一張嘴的。”
我哈哈一笑:“忽必烈,此言正確。對於治國之道,史來有之,所謂國富民強,當能長治久安,這個道理人人皆知,那為何每一朝均是起起落落呢?”
“這還不簡單,明君在世,則世之幸也。”
“如果明君犯錯呢?”我自問自答道,“只要是人,就會犯錯,即便是朕,被尊為神,也難免會有出錯之時,這點又該如何避免?”
忽必烈反問道:“趙禥,那依你之見?”
“忽必烈,朕認為,治國之道除了古人所言之外,還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監督機制,這套機制的目的就是為了約束君王的權利。今日,時日有限,朕也不和你多做解釋了。久聞閣下精通我漢人文化,朕就讀誦一首古詞,順便請蒙古大汗來點評一下。”
“朕洗耳恭聽。”
“好,朕就唸念這首詞的下闋。”我大聲道,“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大帝,略輸文采;唐宗漢武,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我身為宋人,自是不能貶低宋祖之名,所以略作修改。
這半闕詞乃是後世偉人之作品,其氣勢之磅礴足以震古爍今。
忽必烈記憶力頗好,一遍之後便已全部記住。在心裡默默地重複了一遍後,突然點頭放聲大笑道:“好,好一個‘還看今朝’。這首詞乃是朕所知道的詩詞中最有氣魄,最有氣勢的,非帝王不可作也。趙禥,倘若你我不是宋元皇帝,就憑這半闕詞,朕便會與你把酒暢談。”
我道:“朕相信。”
對於元朝的開國皇帝,比旁人的理解更深,甚至大有共鳴之感,自然能從我這半闕抄襲來的詩詞中看到我的胸懷、抱負和雄心。
“此人不除,我大元將永無寧日。“忽必烈暗自想道,雙眼再次放出光芒,伸手摸了摸戰馬上的射鵰神弓,一股無形的殺氣悄然蔓延開來。隨行的印天涯、阿術等人見到忽必烈的這一動作,也同時將手放在了兵刃上。
就在這時,我身下的戰馬突然一聲長鳴,隨即前腿一揚,高高地躍起。
這聲戰馬的嘶鳴讓忽必烈一下冷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