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5頁

未放在心上。第二次是他同騫兒昱兒一起去幽州,騫兒說要不是他的神機妙算,他們就不會那麼順利地將糧草送到軍營,要不是他的出謀劃策,他們也不可能親手取了司馬成的性命,在短短几日內逼晉軍不得不投降,還親手遞上降書。當時的楚離只是一介平民,他聽了之後,心裡更多的不是對楚離這個人的震驚,而是對一個百姓居然能有如此膽識的震驚。

再後來,辭官多年的李宓回宮找他,說要舉薦一個人。李宓在辭官以前,也算是兩朝元老了,可自他登基以來,朝中不少官員都曾舉薦過自己的門生,唯獨李宓從來沒有。這回李宓竟然用他舉薦的人作為回朝的條件,而且也只是想讓那個人從被禮部剔除的貢士名單裡重新添進去,嘉禾帝十分好奇,仔細一問才得知李宓要舉薦的人,居然又是楚離。

楚離,楚離,他的兒子替提他的時候總是一臉驕傲,而且還是李宓欣賞的人,那個時候起,嘉禾帝才真正將此人的名字記在了心裡。直至看到他交上來的答卷,他終於明白為何騫兒和李宓會同時推薦他。

嘉禾帝不得不承認,楚離入朝半年,他確實很欣賞這個少年。而且在他的身上,他總覺得能看到自己當年初登基時的影子,他的很多想法,很多見解,在某些方面,簡直與自己不謀而合。

過去他一直將這些巧合歸納為他是李宓的門生,是騫兒的朋友。李宓曾經輔佐他多年,自然知道他的很多想法,而騫兒是他的兒子,父子連心,能夠猜到他想了什麼,提前告訴楚離,也不是不可能。因此他對楚離的提攜,很多方面也是看在李宓和騫兒的面子上。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