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靜靜地懸浮在空中。赤兔馬偌大的身軀連同金屬、皮革所制的鞍轡等物俱都憑空消失,沒有一絲半點殘跡留存。唯一沒有被湮滅的便是呂布那張得自冠軍侯霍去病遺澤的神弓“射天狼”。
禹天來知道此弓內藏玄妙,便遙遙地將手一招,把正向下墜落的長弓攝入掌中。
此刻呂布已經落在地上。他今日算是一敗塗地,自己在生死邊緣走了一遭不說,還失去了畫戟、神弓與赤兔馬三樣寶物,心中只羞惱怨憤難以言表。但又知這今日這敗局已無可挽回,只得將手中半截戟杆狠狠摔在地上,轉身飛掠歸陣,喝一聲:“收兵!”隨即撤回了虎牢關上。
禹天來暗暗嘆息一聲,要殺死一個外景天人級數的高手實在太難。方才那一戰持續的時間雖短,卻是自己利用與呂布之間資訊的不對等而精心佈下的殺局,眼看得便要成功,卻被那匹忠心護主的赤兔馬攪局壞事。
嘆息已畢,他指揮四柄飛劍飛回劍匣之內,身體也從空中緩緩落下仍坐回馬背上,而後撥轉馬頭悠悠然迴轉。
劉辯帶著些興奮的神情策馬迎了上來,迫不及待地問道:“恭喜老師大勝呂布!此刻敵軍士氣極為低落,我們是否要趁機發動大軍強攻虎牢?”
禹天來先向本陣方向望了一眼,看到各路諸侯臉上的微妙神色,搖頭嘆道:“時機尚未成熟,先收兵回營再說罷。”
劉辯呆了一呆,但出於對老師的信服,他還是接納了這建議,與禹天來回到陣中便下令收兵,然後便察覺各路諸侯竟都或多或少地現出鬆了一口氣的樣子。
回營之後,免不得舉行一場慶功宴。宴上眾人紛紛向劉辯和禹天來敬酒慶賀,雖然神情舉止都很是恭敬,但劉辯總是隱隱感覺這些人恭敬的笑容和言辭後面藏了些什麼。
酒宴之後,劉辯悄悄地來找禹天來,提出心中的疑惑。
禹天來輕嘆道:“大王還不明白嗎,今日貧道鋒芒太盛,如今這些諸侯已經開始忌憚貧道,更準確地說是忌憚貧道支援的大王了。貧道之所以建議大王收兵而非乘勢攻打虎牢關,便是看出眾人已生異心,縱使大王下令攻城,這些人也只會虛應故事而不肯成全我們再立大功。”
劉辯登時呆住,隨即憤怒地道:“這些人口口聲聲為國除賊而舉義兵,心中卻怎地如此多蠅營狗苟!”
禹天來擺手笑道:“這些人身後多有家族,首先要考慮的自然是家族利益。國家大義什麼的也是要講的,卻是在不影響家族利益的前提下。因此大王日後要用這些出身世家之人,必然要謀求彼此之間的共同利益,這才是彼此之間最牢固的紐帶。”
劉辯沉思半晌後,變幻不定的面色終於恢復平靜,向著禹天來深深一躬道:“多謝老師教誨,辯必當牢記。”
隨後劉辯又問起下一步的計劃。
禹天來道:“因為諸侯各懷心機,而我們又勢單力弱,此次討董之戰必定是無果而終。我之所以陪大王來這一趟,主要是為了替大王經營名聲。以大王的身份,再有了令天下人矚目的名聲之後,便有了招納天下賢才的最大本錢。這幾年貧道在交州很是經營了一些實力,缺的便是能夠將這些實力最大程度調動和發揮出來的人才。
“若貧道所料不錯,洛陽即將經歷一場大劫。我們的力量雖不足以化解此劫,卻還是可以竭盡所能來做一些事情。一則為遭劫的洛陽城與百姓盡一份心力,二則令天下人皆知大王仁德之名。”
接下來的幾天,諸侯聯軍便在虎牢關下按兵不動。虎牢關中的董卓不再派兵出戰,但城中人馬調動極為頻繁,城頭旌旗日漸增多,應該是董卓不斷調兵前來鞏固城防。
其間劉辯試探著提出攻城之意,卻都被袁紹等諸侯找各種理由拖延,這使得他的一顆心終於徹底冷了。
又過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