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便成了文章。文章是生活的反映,生活對文章提供了原材料。沒有生活就沒有文章。

巴金在談到創作《家》的時候也說過:“我可以說,我熟悉我所描寫的人物和生活,因為我在那樣的家庭度過了我最初十九年的歲月,那些人都是我當時朝夕相見的,也是我所愛過和我所恨過的。”《家》中的主人公覺新的原型就是巴金的大哥李堯枚,,覺民的原型是他的三哥李堯林。

作家楊沫(1914………1995)在“青春之歌”中,描寫的主人翁林道靜,被封建勢力逼婚,投海。後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轉變為無產階級戰士的整個轉變過程,都是和作者的親身經歷分不開的。

楊沫說過,“我曾有過和林道靜大體相似的生活經歷,大體相似的,所走過的路。”

《青春之歌》是楊沫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小說寫了一個“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林道靜如何走上革命道路,併成為無產階級戰士的曲折過程。林道靜是為了尋找個人出路,逃避為男人當“玩物”和“花瓶”的命運,踏上流亡之路的。她逃離家庭,到北戴河附近的楊家村小學投親不遇,做了代課教師。然而,校長餘敬唐卻陰謀把她嫁給當地的權貴,走投無路之下她投海自盡,被一直注意著她的北大學生餘永澤搭救。“詩人兼騎士”的餘永澤,喚醒了林道靜對生活的熱情,在餘永澤愛情的感動下,她答應和他共建愛巢,從小孤苦無依的林道靜暫時享受到了家庭的溫馨。但她不甘心被人供養,先是尋找工作受挫,後接觸到北大的愛國學生,思想上受到觸動。當遇到共產黨人盧嘉川之後,她開始接觸到革命思想。餘永澤一再攔阻她參加革命活動,並導致盧嘉川被捕。林道靜在慘痛的事實面前如夢方醒,決心離開庸俗自私而平庸的餘永澤,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從此她在革命者的指引下,一步步克服軟弱,最終成為一名成熟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註釋】:引致百度。

作者在生活上要做有心人,要留心身邊發生的每一件事,要細心。只有細心才能觀察到一些東西,才能撲捉到密密麻麻的資訊。資訊得到後一定要記下來,不要“熟視無睹。”

柳青說過:“我說的作家的功夫,主要在生活方面,不僅僅表現在他和人民群眾在一起的時候,而且表現在寫作的時候,主要的功夫,是用在研究生活上。他總是要回想過去體驗的生活,很好的來理解這種生活,然後才能進入表現的階段。”

矛盾也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多讀多寫多生活,邊讀邊寫邊生活。”精闢地說出了學習寫作的三個關鍵問題,生活、閱讀、實踐的重要性。

有生活,才能寫出文章。有豐富有意義的生活,才能寫出豐富而又有意義的文章。

第二章·寫作與生活的關係(2)

《淺談寫作》彭城奔牛編寫

俄國作家契可夫曾經為自己天地的狹小而苦悶過,他在給朋友阿•謝•蘇沃陵的信中說:“如果我是文學家,我就需要生活在人民中間,而不是在小德米特羅甫卡(注:莫斯科的一條街)”跟一隻老鼠、鼬鼠生活在一塊兒。我需要哪怕一點點的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哪怕一點點也是好的;眼下這種關在四堵牆當中的生活,沒有自然,沒有人,沒有祖國,沒有健康和胃口——這不是生活。

對於契可夫的這段話可以這樣理解,一、擺脫小圈子的生活,到廣闊的生活海洋裡去;二、生活只有與人民、與祖國連在一起,才是真正的生活,有意義的生活。

寫作一定要勤奮,要多實踐,多練習。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各樣的事情”。生活現象是客觀存在的,對任何人都公平。只要留心就能發現。老舍說:“要天天記,養成一種習慣。刮一陣風,你記下來;下一陣雨,你也記下來,因為不